幼獅廠房,幼獅廠房出售,幼獅廠房出租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幼獅廠房,幼獅廠房出售,幼獅廠房出租.租楊梅幼獅廠房出租有水電天車廠登,找合法便宜的新廠房.中古小坪數廠房買賣,租楊梅幼獅工業區的廠房出售,租幼獅廠房,幼獅廠房買賣.查詢大桃園工業區廠房價格實價登錄行情,請找桃園廠房仲介-www.桃園全區廠房買賣出租網.tw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第1頁782784最後頁
共8876筆/共888頁
台北東區、高雄凹子底,打造巨型娛樂商圈2022/07/26發佈

疫情延燒2年多,近期終於有趨緩的跡象,商場、景點、餐廳人潮回流,實體店終於迎來春天?疫情下為求生存,激發業者新的通路能力、創新能力,新的佈局和策略其實在疫情前就加快腳步。世邦魏理仕研究部於2021年Q3針對亞太區內零售業者的一份快閃調查,當時65%的台灣受訪業者計畫於2022年擴大實體店面、加快擴張腳步;近七成受訪者表示將維持店面面積,另有兩成預計將擴大租賃面積,其中以流行服飾業者最為積極。


▲新光三越進駐位在東區商圈的正義國宅都更案「Diamond Towers」,與「遠東SOGO CITY」百貨體系正面對決

▲新光三越進駐位在東區商圈的正義國宅都更案「Diamond Towers」,與「遠東SOGO CITY」百貨體系正面對決

對照2022年零售物業交易來看,也可看出不少新的佈局。根據世邦魏理仕研究部統計,2022年上半年、交易額新台幣3億元以上的零售類不動產投資案共有8筆,為近10年同期最多交易件數,其中以統一企業以逾新台幣58.9億元購入統一國際大樓4千多坪商場持分最受矚目,而建設公司、銀行業者也都有斬獲。



大型零售業者進駐商圈,通常能有重塑商圈人氣的實力與魅力,像是原本沉寂多時的台北東區,店家凋零、巷弄內街邊店,紛紛掛起招租廣告,忠孝東路一度逛不了九遍,如今,新光三越進駐位在東區商圈的正義國宅都更案「Diamond Towers」,預計2022年底正式開幕,正式與已在東區擁有忠孝、復興、敦化3間分店,更與遠雄合作承租大巨蛋商場營運打造「遠東SOGO CITY」巨型購物中心的SOGO百貨體系正面對決,多家新舊百貨聚首東區,重塑百貨廊道、可望為商圈開展新篇。



疫情後 日系品牌店型越開越大



據專精於辦公室租賃、零售品牌拓點、大型商場定位及招商的世邦魏理仕台灣顧問及交易服務部觀察,疫情之後,激發品牌危機意識進而有不同的策略開展,惟在「多角化、多通路」佈局上有志一同,實體店面發展網路銷售、強化配送,餐廳做起冷凍調理包、用聯名商品的姿態,進入便利商店通路。



而以前基本店型大概在200-250坪就能滿足的日系品牌Uniqlo和Muji無印良品,則在疫情期間為展店做足準備,更發展成至少400坪起跳的Lifestyle大店,鮮花、咖啡、餐飲…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拉進來,像Muji無印良品近期才在高雄岡山新開的700坪複合式大店,把咖哩輕食、現做烘焙、樂土盆栽都納入規劃,讓客戶停留更久、提升提袋率。



高雄凹子底巨型娛樂密集 成下個王牌商圈



商圈消長總有時,高雄也是同樣情況,高雄市新堀江、玉竹商圈正面臨沒落危機,同時間漢神巨蛋則站穩高雄、營業額最高的商場寶座,自然強勢撐起整座商圈。下一個爆紅商圈在哪?世邦魏理仕台灣資本市場部表示,高雄鼓山區凹子底這區有融合了萬豪酒店、商場、商辦、電影院及數位娛樂場規劃、樓地板面積達12萬坪的義享天地,以及富邦人壽地上48層,力拼2026年完工,涵蓋商場、辦公、旅館、健身中心、水族館及物流等複合規劃的巨型商場,在零售業大者恆大、南部消費習慣集中商場的趨勢綜合來看,將是下一個王牌商圈。


▲關於零售業疫後佈局,可能讓你很意外的point,日品牌改開大店、台北東區榮耀回歸、巨型娛樂打造高雄王牌商圈(圖/世邦魏理仕)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憲法卡住不動產稅 學者:提高地價稅2022/07/26發佈
因為《憲法》有「土地增值稅」的規定,如果要推行不動產稅就先修憲,考量實行的困難性,只能逐步朝合併房地的財產稅制前進。(網路截圖)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房地稅制亟需改革!政大財政系名譽教授曾巨威表示,《憲法》有「土地增值稅」的規定,導致房稅和地稅的稅務需分開課徵,目前只能朝房地財產權合一的制度前進。土地管理學者韓乾受訪時指出,雖然憲法有土增稅(機會稅)的限制,但與財產稅不衝突,政府還是可從「提高地價稅(財產稅)」下手,讓稅收更穩定。


租稅轉移使買方受害

逢甲大學退休教授韓乾表示,現在實施的房地合一稅2.0,只是把過去的土地增值稅,對短期套利者加重課稅而已。他強調,土地增值稅性質仍屬於機會稅,只有在交易時才能課得到稅,再加上它是會轉嫁的,多半是「賣方獲利,買方付稅」。



韓乾表示,從不動產租稅的學理上看,對土地的課稅應該從重,以避免囤積土地、炒作土地;但對改良物(房屋) 課稅應該從輕,以鼓勵人民擁有房屋,達到「住者有其屋」的民生目標。


不動產稅卡關憲法

曾巨威分享推動房地合一稅的心路歷程說,過去房地稅最大的弊端就在於房地分離計算,將土地稅務與房屋稅務分開課徵,導致許多稅基被忽略。但如果要推行不動產稅的話,就需要修憲取消土地增值稅的規定,但這在現實層面太難做到了,所以才轉向逐步推動房地合一稅。



他說,在成功推行房地合一稅1.0後,就發現還有如預售屋、法人等狀況沒有抓出來,所以推行2.0版本來進行加強。曾巨威表示,最後理想走向財產權的房地合一制度,「因為土地與房屋本來就是合一的東西」,但出於制度上的缺陷,才只能逐步縮小目前稅制與不動產稅的距離,以資本利得課稅制度等方式來慢慢取代土增稅。


提高地價稅好處多

對於《憲法》存在土地增值稅的限制,導致不動產稅制難通行的狀況,韓乾表示,「還是能提高地價稅」,不僅能改善現在囤房、養地成本太低的問題,而且稅基相當穩定,不會受到景氣波動影響。



但也有人指出,提高地價稅將造成民眾的成本提高!韓乾反駁說,現今的趨勢是,大都會市民多居集合住宅,土地持分相當低,地價稅對住戶幾乎沒有影響,並指出地價稅有「土地無法隱藏,難以規避賦稅」、「土地區位固定,無法逃到免稅地區」、「地價稅收入穩定,有助於政府公共建設投資」。


建立跨部會小組

當時推動房地合一稅的成員之一的曾巨威指出,政府不可能單單靠稅制改革,就能健全房屋市場,還更需要多管齊下,如近期討論的《平均地權條例》中禁止預售屋紅單轉讓、央行信用管制政策等策略。



曾巨威最後語重心長的說,現在政府打房市狀況缺乏整體的規劃,各部會各執其政,「宛如在四處放煙火一樣,總能引發一些火花,但沒有辦法形成持續燃燒的炬火。」他呼籲,如果政府真的有決心要改革房市問題的話,應該要組成行政院層級的跨部會小組,統整分配各部會要做的事情,「才有達成居住正義的一天」。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近6成廠商看壞房市景氣 台經院:交易降溫下半年量縮價穩2022/07/26發佈

受到俄烏戰事、全球通膨壓力及主要國家央行啟動升息循環與緊縮貨幣政策等影響,國內業者幾乎看壞未來半年景氣表現,台灣經濟研究院今(25日)公布6月製造業、服務業與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同步下滑,其中營建業的營業氣候測驗點呈現連續5個月下滑態勢,為2020年5月以來新低紀錄。


圖片

6月的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2.92點,呈現連續5個月下滑,也為2020年5月以來新低紀錄。取自台經院

台經院今日舉行「7月份國內總體經濟預測暨景氣動向調查報告視訊記者會」,並公布6月製造業、服務業與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其中,服務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4.15點,較5月減少0.87點,而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88.30點,較5月下滑4.29點,呈現連續六個月下滑態勢,為2020年6月以來新低紀錄。



至於6月的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2.92點,較5月下滑3.15點,呈現連續5個月下滑。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分析,儘管近期大宗建材成本漲勢轉緩,但金融機構對營造業的貸放資金態度轉趨謹慎保守,造成工程週轉金緊縮,影響後續工程發包進度,使得營造業景氣以持平視之。



展望未來,因政策面與資金面等因素,造成房市推案與銷售等情勢較為壓抑,連帶波及房建及裝修裝潢等工程案源不明朗,且高科技產業前景出現分歧,對於設備投資需求恐有延遲,不利後續安裝工程進展,未來半年營造業景氣將看淡。



在不動產業方面,劉佩真指出,6月看壞景氣的廠商比例高達59.5%,且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月減率為6.7%,主要反映央行6月再次升息半碼、房貸調控政策無鬆綁空間、國內疫情才從高峰趨緩、金融市場動盪、經濟成長率存有下修壓力等負面因素,讓房市呈現降溫態勢。



劉佩真認為,疫後房市景氣仍受到大環境壓制而難有報復式遞延性買盤浮現,預料住宅市場將為量縮價穩,而整體商用不動產市場則呈現趨緩的局面;之後美國聯準會(Fed)持續升息,民眾也預期國內貸款利率仍有調升空間,政府對房市調控的政策沒有鬆綁,《平均地權條例》將在今年9月在立法院進行審查,都會影響房市買賣,928檔期表現恐表現疲弱。


圖片

劉佩真認為,美國晶片法案對台灣影響不大,畢竟台積電製程領先,反而是韓國受到的壓力比較大。本報資料照

另外,美國政府推動規模520億美元的晶片法案,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影響,劉佩真表示,晶片法案有附加條款,領取美國補助款的廠商,在未來10年不能到中國新建廠房或擴產,反而是韓國受到的壓力較大,由於韓國一年整體半導體出口的比重,中國就占6成,三星電子自2012年起,在中國累計投資金額達258億美元,韓國比較陷入美、中選邊站問題。



不過,從韓國宣布未來20年投資2,000億美元、在美國興建11座廠房,顯示韓國決定選擇美國這邊,劉佩真說,韓國將面臨2個挑戰,一是如何處理中國的報復性動作,往後在中國的半導體業務如何調整;二是美國520億美元的補貼,未來如何分配給各大廠,韓國能夠獲得多少,都值得觀察。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北市小宅價格逼近豪宅 蛋黃區套房單價逾190萬2022/07/26發佈



▲北市蛋黃區小宅單價續創新高,新建案銷售狀況佳。(資料照)



根據實價預售揭露資料顯示,台北市套房的房價續創新高,大安區青田街的「青田618」預售案,實價揭露共7戶小宅成交單價超過190萬元,15坪以內最高單價高達192.5萬元,反映市中心的小宅仍有一定客層有所需求。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北市因為土地與房價甚高,市中心推案有M型化趨勢,不是推小宅就是推大坪數產品,而小宅產品有些買方可能買來收租幾年後轉手,也有買給第二代居住使用,有些還有學區設籍等實用功能,因此北市的市中心小宅,只要地段夠好房價都能夠維持不錯的水準。



近年北市市中心小宅銷售狀況都不錯,產品總價接近兩千萬元,也能穩定去化,買方除了投資置產外,也有買給第二代當作臨時住家使用,而中古屋小宅指標社區,如:「逸仙悅榕」、「仁愛A+」,房價最高每坪約170萬元左右,少數社區也有每坪150~160萬元的交易紀錄。



此外,就連地上權的小宅也相當熱銷,包括大安區的「虹耀今采」、「基泰大安」也都有不少成交紀錄。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房市正走向泡沫化? 專家指預售市場像「倒啤酒」 為何中南部還有泡沫散去後的「末升段」?2022/07/26發佈

今年以來,房地產受到大環境影響,以及央行打炒房等因素,市況看似已有明顯降溫,甚至開始有人擔心房市是否有「泡沫化」的隱憂,成為近期熱議的焦點。



房市專家李同榮也指出,部分學者預測明年市場有「多殺多」的疑慮。



不過,房市狀況就像倒啤酒一樣,雖然杯子內的酒看似滿了,但是當上緣的泡沫消失後,杯內又會有一些剩餘的空間,而這樣的空間就會是房市的「末升段」。



 



房市是否泡沫化? 預售市場像「倒啤酒」



 



除了漲幅較溫和的大台北地區以外,近幾年來,從桃園、新竹以南的房市,漲勢兇猛,特別是不少新興工業區週邊也都陸續傳出有短期炒作的狀況,甚至南台灣房市出現聞「積」起舞,因台積電設廠而讓周邊房價攀升。



 



對此,李同榮表示,有學者擔心明年會出現多殺多的情況,不過,這樣的情況在中南部的預售市場已經是現在進行式,受惠台積電題材的區域是否會呈現泡沫化,年底將會揭曉,目前仍言之過早。



 



不過,除了大台北以外地區的預售市場,存在如「倒啤酒」理論,當假性需求過多,倒入可比喻為市場的啤酒杯內,雖然杯子內的酒看似已經倒滿了,但由於上層還有一堆尚未溢出的泡沫,而這些泡沫的由來是因為倒啤酒時,倒得太快所致。



 



去年房市歷經這個階段,如同房市的主升段,房價飆漲得兇、短期獲利高,假性需求與炒作行為因應而生,但因漲幅過高,市場會稍做調整,待投資客倒貨的調整結束、泡沫消失後,市場就會騰出剩餘空間,這個剩餘的空間叫做「末升段」。



 



若末升段若再飆漲太快,就可能因漲幅太高而泡沫過多溢出杯外,才是真正市場泡沫化的來臨。



 





 



南台灣房市聞「積」起舞 李同榮:跟產業鏈南移產生的剛需有關



 



李同榮也說,至於中南部的房價漲幅過高,蛋白、蛋殻區聞「積」起舞,甚至被形容「群魔亂舞」。



 



但若從整體基本面分析,除了預售市場炒作過猛外,絕大多數地區的漲勢絕對是有「基」之彈,主要具體原因包括因房價基期低產生的補漲行情、營建成本佔比高、資金過剩、製造業回流、通貨膨脹引發保值搶購心理、兩代不同堂趨勢仍延燒等六大因素所致。



 



李同榮認為,由於高科技產業鏈南移,全台房市結構性正在進行大改變,這也是南台灣正在進行的巨大轉變,因此目前評論市場是否產生泡沫化的危機,不能過早下定論,因為高科技產業開發進駐,新興工業區實質帶進產出與住宅需求。



 



雖然這些區域房價漲幅高、速度快,接近滿足點,但近期漲幅已在縮小、炒作也在收斂、加上未來園區實際運作後,都會產生相當程度的租屋、買屋剛性需求。



 



10大預售交易熱門行政區 桃園、台中多區上榜,僅剩這區一字頭



 



房市是否泡沫化,成為討論焦點,但是,根據《591實價登錄》統計,預售屋實價登錄上路一年間,全台預售屋成交件數近9萬筆、成交均價突破3字頭,去年的量價齊揚,確實也看得出過去一年來房市的市況暢旺。



 



其中,10大交易熱門行政區以桃園市囊括近半數,又以龜山區居全台之冠,預售屋成交件數近4千件,其餘上榜的區域還有桃園中壢、桃園、大園、台中北屯、梧棲、西屯、新北板橋、三重與台南安南,成為近一年預售屋一級戰區。



 



全台預售屋交易最火熱的行政區就位於桃園龜山,近一年成交件數近4千件,成交單價約30.4萬元,龜山自2017年機場捷運通車後,大量建商紛紛插旗A7重劃區推案,該區不僅房價親民且緊鄰新北,成為雙北首購天堂。



 



預售屋交易量居次的則為桃園中壢,近一年成交件數3759件,單價約37.8萬元,中壢區交易多集中在青埔,該區擁有雙鐵交會,加上大型購物商場進駐,未來還有亞洲矽谷、會展中心等建設,買盤除了在地客外,還包括北客、竹科客及商務客。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通膨升 租金跟漲壓力大2022/07/26發佈

通膨壓力漸大、萬物齊漲,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達3.59%,相較下,住宅租金指數年增率僅1.85%,未來住宅租金在升息及持有成本提高下,跟進物價漲幅壓力沉重;近年政府推動社宅出租及300億租金補貼雙軌政策,將成為租屋族在高租金時代來臨的重要選項。



 觀察長期消費者物價指數與住宅租金指數,自2016年至2018年間,兩者年增率約同步相當,2019~2020年正值國內房市景氣快速起飛,租金指數年增率微幅超越消費者物價指數,不過自2021年以來,由於疫情帶動全球原物料成本大漲,物價指數大漲,今年以來,物價指數年增率更由1月的1.96%,增長至6月的3.59%,租金指數年增率則由0.98%,增長至1.85%,租金漲幅約僅反應了整體物價漲幅的不到一半。



 房地產業者指出,過去一年多來,租金漲幅未及物價漲幅,在房價居高不下,反應升息後房屋持有人利息成本增加的情形下,持有成本提高的轉嫁效應,未來加上囤房稅、持有稅稅率調升,加上萬物齊漲的比價效應,恐怕使未來租金調漲的步調加快。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住宅租金上揚 南部漲最兇2022/07/26發佈

通膨壓力下,物價、房價高漲,加上房地合一稅2.0實施交易閉鎖期延長,高價物件轉進租屋市場,平價租金物件供給在比價效應、需求強勁之下跟漲;據實價登錄統計,10年來全台都會區住宅租金單價至少上漲16%,南台灣漲幅均在三成以上,全台公寓漲幅更遠勝大樓漲幅數倍。



 以實價登錄統計六都住宅類(排除透天、一樓、特殊交易,且不計入高、低價10%,以排除極端值)近10年來的租金單價變化發現,在去年起租金單價開始明顯走升,2021年及今年的租金年增率各約在3%左右。



 經過這一波租金上漲,台北市租金單價逼近每坪1,400元,新北市站上每坪721元,雙北以外的桃園、台中租金變動相對較小,各約在每坪485元、613元,不過南台灣二都的近年租金漲幅驚人,分別從10年前不到每坪450元,如今都達每坪580元。



 以10年租金漲幅來看,南台灣的高雄、台南分別達33%、32%,新北也有28%,漲幅遠超過其他三都。值得注意的是,六都公寓租金單價漲幅均遠勝大樓產品漲幅數倍,北市、新北、高雄的公寓租金10年漲幅均達4成以上,台南更達近9成。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資深經理徐佳馨指出,2016年、2021年房地合一稅1.0、2.0版本先後上路,改變了屋主持有策略,由於房屋交易閉鎖期間改為出租收益,使得相對高價的租屋供給增加,購屋成本及稅負等潛在持有成本提高的轉嫁效應,加上近年房價高漲,部分資金有限的購屋族只好延長租屋時程,使租屋需求強勁,帶動近年住宅租金漲幅加大。



 徐佳馨表示,吸納台北市上班族的新北,與過去房價基期低、近年發展迅速的南台灣,更反應租金成本大幅增加,整體公寓產品在具有相對低價的比價效應下,租金漲幅更為可觀。



 統計顯示,在台北市大樓今年月租金平均達4.4萬元、公寓約2.1萬元,新北市大樓約2.1萬元、公寓約1.7萬元,雙北以外都會區大樓月租金約在1.5~1.9萬元,公寓租金約在1~1.3萬。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年輕人買房愛選林口 專家曝3關鍵2022/07/26發佈

▲林口區35歲以下的年輕戶長為新北市各行政區比例最高。(示意圖/NOWnews資料照片)



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今年第一季新北市戶數依戶長年齡區分,35歲以下的戶長占比最高在林口區12.39%,為各行政區之最;在地房仲表示,年輕人愛到林口買房有價格、屋齡新、交通便利性3大因素,生活機能發展完善也具未來發展性也是加分因素,讓林口區成為年輕家庭購屋新選擇。



信義房屋林口捷運店主任張舒珊表示,35歲以下年輕人愛到林口買房有3大因素,第1個因素為價格,雙北蛋黃區房價高不可攀,許多年輕人因為預算考量外溢至林口區,屋齡5年內的新古屋電梯大樓單價約40-45萬,屋齡10-15年的中古電梯大樓單價約35萬,總價1200-1500萬約可買到二至三房的房屋。



第2個因素為林口為重劃區,屋齡較新,也能減少年輕人對屋況的疑慮,也較少買到海砂屋、輻射屋的風險,而若是雙北的中古公寓,若是購買後要重拉管線、裝潢等,對於年輕人又是除了自備款外,另一筆沉重的負擔。



第3個因素為交通便利性,張舒珊表示,林口重劃區緊鄰國道一號,開車南來北往都很方便,近年又有機場捷運、多條公車路線可以直達雙北市區,交通方便吸引大量自雙北外溢的自住族群。



此外,一般重劃區因為正在發展中,大多會有生活機能與教育資源不到位的情形,而林口重劃區發展較久,且市容整體規劃新穎又整齊,公園綠地覆蓋比高,加上食衣住行育樂都已完善,有林口三井outlet,現也正在蓋林口三井outlet二期,林口的教育資源多,小學密集度很高,又有多所外語學校,並有林口長庚醫院,就學、就醫、娛樂需求都可在區域內滿足。



張舒珊表示,區域內還有林口媒體園區、發展中的工一工業區也具備未來發展性,目前已動土,未來將有高科技產業、觀光醫療等廠商進駐,非高汙染產業,未來10年可望增加不少就業機會,支撐購屋買盤。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推升房價不利換屋族 房地合一稅引質疑2022/07/26發佈
房地合一稅2.0版上路滿一年,但與前1年相比,六都中僅台北市的買賣移轉棟數減幅最大,年減10.9%,其餘五都減幅有限。(網路截圖)

【台灣醒報記者簡嘉佑台北報導】房地合一稅2.0效果如何?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指出,長期來看,房地合一稅1.0實施以來,整體房市交易量已有下滑,但重稅造成中古屋延後出售,房屋供給量減少,反而推升房價。學者莊孟翰也指出,目前房市已有收斂的趨向,但稅制牽動房價,加重換屋族負擔,需有更多配套措施。



學者韓乾指出,房地合一稅2.0只是加重過去的土地增值稅,無法打擊投機客,呼籲應推動不動產稅。學者張金鶚則說,房市影響因素包括通膨、融資限制等多個因素,不能因長期房屋交易量下滑,就說房地合一稅2.0效果良好,呼籲政府加速推動《平均地權條例》。


僅台北市有效果

根據六都地政局資料,房地合一稅2.0版上路滿一年,但與前1年相比,六都中僅台北市的買賣移轉棟數減幅最大,年減10.9%,其餘五都減幅有限,尤其高雄市與前年相比僅降0.1%,幾乎不受稅改影響。



對此,何世昌表示,之所以房地合一稅2.0效果不彰顯,是因為房地合一稅1.0實施多年已有一定的成果。若從尚未實施房地合一稅的2013年來看,當時房屋市場成交總量為38萬棟,至今已減少到約31萬棟,可以看到短期交易確實減少很多。所以不能說房地合一稅沒有效果,而是比較基礎不同。



前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也指出,「政策本來就不是立竿見影」,房地合一稅2.0不過實施一年。他補充說,加上美國聯準會升息、物料飆漲與俄烏戰爭等外部因素,導致建築成本大幅上升,再加上人口減少的長期趨勢,房市其實已經有收斂的現象。


推升中古屋市場

何世昌進一步指出,房地合一稅有抑制房市需求的效果,但同時也抑制了供給。尤其是房地合一稅2.0將短期交易的期限從2年擴增到5年,並課以重稅,所以「重稅閉鎖期」被延長的狀況,導致想出售中古屋的屋主為了避免高額的稅務,將持有時間拉長,導致近年中古屋的供給大量減少,價格反隨之漫天高漲。



他進一步說,因為中古屋市場上有供不應求的狀況,許多屋主反而敢放膽開高價,價格甚至逼近新建案。購屋族一經比較,自然就會去選購新建案,最後的結果就是大家湧入新建案,最後不僅建案數增加,屋價也隨之上升,反而失去原本想達到的打房效果。



此外,何世昌說,屋主也會考量「租稅轉移」,將稅金的沉重負擔反映在房價上,更表示「稅制難以抑制房價,南韓過去也有(類似於房地合一稅)相同作法,房價後來一樣飛漲,當時就已經有前車之鑑。」


難懲罰投機客

逢甲大學退休教授韓乾也指出,臺灣現在實施的房地合一稅2.0,只是把過去的土地增值稅,對短期套利者加重課稅而已。然而,基本上它是交易稅或資本利得稅。土地增值稅除了政府獲得稅收外,並無法懲罰到投機套利者。



政治大學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則說,雖然目前房屋移交總量相較2013年,確實有減少,從各種指標來看也能看出,交易量都在下滑,現在市場下行風險愈來愈高。但影響房市的因素不僅僅是房地合一稅,包括融資狀況、通膨等,不能因長期交易量下滑,就說房市合一稅奏效。


加速平均地權條例

前淡江大學產業經濟系副教授莊孟翰也說,稅制與房價的關係相當微妙,如房地合一稅造成的負擔,其實會影響到換屋流通的狀況,所以應該要有足夠的配套措施。他舉台北先前推動囤房稅(此稅制也被視為打擊炒房族的武器之一)的狀況為例說,當時提高了住屋造價,加上路段調整率的修改,在多個因素加成下,就導致難以負擔的成本。



張金鶚認為,打炒房需要政府各部會多管齊下,才能展現成效,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內政部《平均地權條例》修法草案,包括「限制換約轉售」、「禁止炒作行為」、「解約應申報登錄」、「管制私法人購屋」及「檢舉獎金機制」等規定,違者將處以高額罰款,應儘速完成立法實施,才能真正有效杜絕「投資炒房」現象。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車程多10分每坪省10萬 台中龍井躍升工程師購屋新歡2022/07/26發佈

▲台中市區房價漸高,不少首購族轉往外圍區購屋,交通建設也讓買氣增加。(資料照)



台中蛋黃區逐漸飽和且房價高漲,自備款有限的民眾只能越買越外圍,導致房價向外溢,以往基期低的龍井受到補漲激勵,也吸引在地建商在此插旗,成為房市新興熱區,像是龍井區與西屯相鄰,享有共同生活圈,區內房價只要2字頭,加上特5號道路即將開通,可以說「車程多10分鐘,每坪省10萬元」。



東森房屋台中龍井東海店資深經理張昱呈指出,台中市區房價動輒3、4字頭,對預算有限的首購族來說,只能以交通車程換取較低的房價。以鉅預售案「築里仁」為例,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顯示,坪數45~58坪,總價控制在1100萬元以內,單價只要2字頭,基地到中科園區單程僅需20分鐘,相較中科園區旁福科路上近1年成交單價,屋齡1年之電梯大樓新成屋平均單價高達38.4萬元, 相對便宜不少。



張昱呈表示,龍井區目前交易熱點集中在東海商圈及東海藝術商圈,兩區中古屋房價皆坐穩2字頭,而新建案開價持續暴漲,以基地在東海路上的「國聚之璟」為例,預售成交平均單價高達39.9萬元,超越不少台中蛋黃區個案,今年4月份更是以單價44.9萬元成交56.52坪頂樓戶,每坪成交均價接近4字頭,可見龍井區價格走揚,後勢看漲。



台中近年積極串連交通網絡,為房市帶來不小的影響,張昱呈說,「特五號道路」今年下半年有望通車,成為龍井與西屯、沙鹿及清水的重要連絡道路,可望吸引中科外溢買盤搶進,以交通時間換取居住空間。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第1頁782784最後頁
共8876筆/共888頁
聯絡資訊
公司圖片
地址:桃園市桃園區正光二街139號
電話:0910674898
0910674898客服電話
網站QR Code
http://www.桃園全區廠房買賣出租網.tw-Web-QR-Code
網站資訊
瀏覽人數:258,976
房仲登入:登入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幼獅廠房,幼獅廠房出售,幼獅廠房出租-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