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獅廠房,幼獅廠房出售,幼獅廠房出租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幼獅廠房,幼獅廠房出售,幼獅廠房出租.租楊梅幼獅廠房出租有水電天車廠登,找合法便宜的新廠房.中古小坪數廠房買賣,租楊梅幼獅工業區的廠房出售,租幼獅廠房,幼獅廠房買賣.查詢大桃園工業區廠房價格實價登錄行情,請找桃園廠房仲介-www.桃園全區廠房買賣出租網.tw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第1頁811813最後頁
共8876筆/共888頁
薪苦追不上房價!全台房價漲幅比薪水快4倍 這縣市最艱辛2022/06/16發佈



萬物皆漲,房價漲勢更是驚人,但你的薪水追得上嗎?央行日前於「第16期金融穩定報告」中指出,去年不動產市場交易活絡,帶動房價走高,全國房價所得比攀升至9.46倍,已追平2017年第2季高點,民眾購屋負擔持續走升中。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依據世界銀行定義,房價所得比最好落在4倍至6倍間較為合理,當房價所得比太高時,收入所得跟不上房價,將導致家庭負擔過高,進而排擠其他正常消費。目前台灣房價所得比已追平歷史高點的9.46倍,民眾的購屋壓力和痛苦已是不可承受之重。且根據勞動部、內政部實價登錄統計資料,全台近三年來住宅總價漲了20.1%,期間薪資卻僅成長4.3%,房價上漲的速度超過多數受薪階級負擔能力範圍,要光靠薪資達成購屋的夢想,對現代人來說是越來越不易。



台南市房價漲幅較薪資高8.9倍,差距最大。(示意圖/pixabay)



永慶房產集團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統計2019年到2021年全台房價漲幅,比對勞動部公布的「勞工平均提繳工資」,發現近三年來全台房價漲幅達20.1%,而平均提繳工資卻只成長4.3%,房價漲幅是薪水增幅4.6倍,漲幅之懸殊可見一斑。



陳金萍表示,國內近年在經濟表現穩健成長、低利及資金浪潮等多重力道支撐下,帶動自住、置產購屋需求出籠及市場看漲房價的預期心理,全台房市買氣大噴發,房價漲勢勁揚。短短三年內,全台平均購屋總價漲幅達20.1%,從1006萬元增加到1208萬元,增加了202萬的房價負擔,房價飆升的速度相當有感。反觀,2019年勞退每人每月平均提繳工資從39,370元,到2021年成長至41,075元,僅增加4.3%,雖然工資有上升的趨勢,但仍不敵房價凌厲的漲勢,受薪階級想僅憑薪資收入購屋,似乎是個艱辛的任務。



進一步觀察七都會區狀況,台南市自2019年到2021年平均購屋總價從502萬元上漲至674萬元,增加172萬元,漲幅達34.3%,幅度相當驚人;但平均提繳薪資卻低於全台平均增幅,僅成長3.8%,而將近三年房價與薪資漲幅相比,差距高達8.9倍,為七都中薪資最追不上房價攀升速度的縣市。



陳金萍說明,近年台南市受惠於科技產大廠、公共設施、重大建設進駐等利多議題,替當地房市增添許多想像空間,吸引大量買盤湧入,房價更是出現大幅飆漲的現象,然而對於薪資原先就低於全台平均,且成長幅度不高的本地受薪族群來說,購屋壓力迅速暴增,陷入無力買房的困境。



而房價成長速度與薪資差距全台最小的為新竹市,但差距仍有2.4倍。陳金萍解釋,新竹市雖因新竹科學園區,推升縣市整體的薪資水準,加上近年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竹科2021年整體營收和出口金額雙刷新高紀錄,帶動薪資成長,近三年增幅達9.1%,為七都最高;但因剛性買盤需求強勁,帶動房市交易活絡,甚至出現投機客趁機炒作的亂象,房價漲勢兇猛,購屋總價從1056萬元至1285萬元,三年便差距229萬元,漲幅達21.7%,高薪資依舊是跟不上房價飆漲速度。



房貸占平均提領工資8成,受薪階級扛不住房貸。(示意圖/永慶房屋提供)



房地產市場在眾人追逐交易下,房價迅速飆漲,但當薪資水準不高,且成長緩慢時,受薪族要想以「薪水存頭期款」、「薪水繳房貸」,變得越來越困難。若以全台平均總價1208萬元、貸款8成、20年期本息平均攤還的條件下,以4月五大行庫新增房貸利率1.561%來計算,每個月須繳4萬6905元的房貸,已超過平均提繳工資4萬1075元;儘管貸款年限調長至30年期,每月應繳房貸也要3萬3949元,房貸已占薪資8成以上。



陳金萍表示,這意味著高達8成以上收入都要拿去繳房貸,對於受薪族來說,是非常大的經濟負擔,勢必嚴重壓縮其他生活支出,且未來央行若持續升息,每個月房貸支出還會增加,房貸負擔壓力不容小覷,甚至可能會出現買房後無力負擔的狀況。



陳金萍補充,近年國內雖因經濟表現亮眼、低利、資金浪潮推動下,讓房市呈現一片榮景,房價也持續走高,但當飆升的房價與所得脫鉤時,買不起房的困境會越來越明顯。最後,陳金萍建議,有購屋需求的民眾應計算應考量自身負擔能力,訂立購屋目標,每月貸款金額最好不要超過家庭收入三分之一,同時保留一些利率調升的緩衝空間,當不可避免進入升息循環時,才不至出現無法負擔繳納的風險。



近3年全台住宅總價及勞退平均提繳工資漲幅。(圖/永慶房屋提供)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買不起!房價漲幅比薪資多4.6倍2022/06/16發佈
▲國內房價所得比高達9.46倍,已追平歷史新高,近3年房價飆漲幅度對比薪資漲幅高達4.6倍,上班族即便不吃不喝,都快繳不起房貸。(圖/NOWnews資料照)

 



房價已經狂飆好多年,加上通膨時代來臨,食衣住行萬物皆漲,上班族大嘆薪水追不上房價物價,買房夢越來越遙遠已成事實!央行日前於「第16期金融穩定報告」中指出,全國房價所得比攀升至9.46倍,已追平2017年第2季高點,民眾購屋負擔持續走升中。進一步以2019到2022年內政部實價登錄統計全台臧價漲幅,比對勞動部公布的「勞工平均提繳工資」,近3年全台房價漲幅高達20.1%,工資卻只成長4.3%,換算下來房價漲幅是薪水增幅4.6倍!六都加上新竹縣市來說,台南市房價漲幅比起薪資高出8.9倍差距最大。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房價上漲的速度超過多數受薪階級負擔能力範圍,要是貸款可能就要吃掉薪資的8成以上,想光靠薪水達成購屋的夢想越來越不易。



陳金萍指出,依據世界銀行定義,房價所得比最好落在4倍至6倍間較為合理,當房價所得比太高時,收入所得跟不上房價,將導致家庭負擔過高,進而排擠其他正常消費。目前台灣房價所得比已追平歷史高點的9.46倍,短短3年內全台平均購屋總價漲幅達20.1%,從1006萬元增加到1208萬元,增加了202萬的房價負擔,房價飆升的速度相當有感。反觀,2019年勞退每人每月平均提繳工資從39370元,到2021年成長至41075元,僅增加4.3%,工資上升不敵房價凌厲的漲勢,受薪階級想僅憑薪資收入購屋,似乎是個艱辛的任務。



台南房價漲幅對比薪資漲幅8.9倍 在地人購屋壓力暴增



觀察六都加上新竹縣市等七大都會區狀況,台南市自過去3年平均購屋總價從502萬元上漲至674萬元,增加172萬元,漲幅是驚人的34.3%,但平均提繳薪資僅成長3.8%,低於全台平均增幅,房價與薪資漲幅相比,差距高達8.9倍,是薪資最追不上房價攀升速度的都會區。陳金萍說,近年台南市受惠於科技產大廠、公共設施、重大建設進駐等利多議題,替當地房市增添許多想像空間,吸引大量買盤湧入,房價更是出現大幅飆漲的現象,然而對於薪資原先就低於全台平均,且成長幅度不高的本地受薪族群來說,購屋壓力迅速暴增,陷入無力買房的困境。



房價成長速度與薪資差距全台最小的都會區,就是竹科所在的新竹市,不過差距仍有2.4倍。陳金萍解釋,新竹市雖因新竹科學園區,推升縣市整體的薪資水準,加上近年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帶動薪資成長,近三年增幅達9.1%,為七大都會區最高;但因剛性買盤需求強勁,帶動房市交易活絡,甚至出現投機客趁機炒作的亂象,房價漲勢兇猛,購屋總價從1056萬元至1285萬元,3年便差距229萬元,漲幅達21.7%,高薪資依舊是跟不上房價飆漲速度。



另一方面,若以全台平均總價1208萬元、貸款8成、20年期本息平均攤還的條件下,以4月五大行庫新增房貸利率1.561%來計算,每個月須繳4萬6905元的房貸,已超過平均提繳工資4萬1075元;儘管貸款年限調長至30年期,每月應繳房貸也要3萬3949元,房貸占薪資8成以上,對受薪階級來說負擔非常沈重。陳金萍表示,8成以上收入都要拿去繳房貸,勢必嚴重壓縮其他生活支出,且未來央行若持續升息,每個月房貸支出還會增加,房貸負擔壓力不容小覷,甚至可能會出現買房後無力負擔的狀況。



想買房該怎麼評估自身能力 專家給建議



陳金萍建議,有購屋需求的民眾應計算應考量自身負擔能力,訂立購屋目標,每月貸款金額最好不要超過家庭收入1/3,同時保留一些利率調升的緩衝空間,當不可避免進入升息循環時,才不至出現無法負擔繳納的風險。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指出,房價漲幅遠高過於薪資,因此想單憑薪資成長追上房價,機會並不大,因此民眾可循「先求有、再求好」的原則,從目前能力許可的物件下手,先成為有房一族後,讓房價去追房價。此後民眾對於逐步調升的薪資,也更有儲蓄、投資等理財的彈性,一旦擺脫了追趕房價的被動狀態,就更有機會靠著房價增值及財富累積,一步步換屋入主理想居所。



陳定中也提醒,想買房需有相應的理財規劃,在購屋的大目標下,一些非必要花費應趨於精簡,以增加存錢及投資的額度,這樣才能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最大效益,加速財富累積的腳步達成買房理想。



一家四口的上班族周先生無奈表示,民眾薪資像蝸牛慢慢爬,房價卻搭火箭一飛升天,飛上去就看不到影子,不吃不喝都買不起!更何況如今萬物皆漲,全家人不可能只繳房貸不吃飯,現階段根本沒以看房的慾望,「先吃飽再說吧!」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全台低薪+高房價差距4.6倍 七都之中這裡的最慘 差距近9倍2022/06/16發佈

根據內政部實價登錄統計2019年至2021年全台房價漲幅,再比對「勞工平均提繳工資」,近三年來,全台房價漲幅達20.1%,而平均提繳工資僅成長4.3%,房價漲幅是薪水增幅的4.6倍;七都中又以台南市最慘,平均購屋總價增加172萬元,漲幅達34.3%,但平均提繳薪資僅成長3.8%,近三年房價與薪資漲幅相比,差距高達8.9倍。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分析,近年台南市受惠於科技產大廠、重大建設進駐等利多議題,吸引大量買盤湧入,房價更出現大幅飆漲的現象,對於薪資原先就低於全台平均,且成長幅度不高的在地受薪族群來說,購屋壓力迅速暴增,陷入無力買房的困境。


圖片

台南市因科技大廠、重大公共建設等議題,帶動房市熱絡,但當地薪資水平原本就低於全台平均,難以負擔飆漲的房價。(圖片來源/永慶房產集團)

央行在「第16期金融穩定報告」中指出,去年不動產市場交易活絡,帶動房價走高,全國房價所得比攀升至9.46倍,已追平2017年第2季高點,民眾購屋負擔持續走升,依據世界銀行定義,房價所得比最好落在4倍至6倍間較為合理,當房價所得比太高時,收入所得跟不上房價,將導致家庭負擔過高,進而排擠其他正常消費。



陳金萍指出,目前台灣房價所得比已追平歷史高點的9.46倍,民眾的購屋壓力和痛苦已是不可承受之重。根據勞動部、內政部實價登錄統計資料,從2019年至2021年,全台平均購屋總價漲幅達20.1%,從1,006萬增加到1,208萬,房價負擔增加202萬。



反觀,2019年勞退每人每月平均提繳工資從39,370元,到2021年成長至41,075元,僅增加4.3%,工資雖有上升趨勢,仍不敵房價漲勢凌厲。


圖片

近三年來,七都的房價漲幅最少也有16%,反觀薪資增幅最高也9.1%,薪資漲幅追不上房價。(圖片來源/永慶房產集團)

進一步觀察七都會區狀況,台南市自2019年到2021年平均購屋總價從502萬元上漲至674萬元,增加172萬元,漲幅達34.3%;但平均提繳薪資卻低於全台平均增幅,僅成長3.8%。近三年房價與薪資漲幅相比,差距高達8.9倍,為七都中薪資最追不上房價攀升速度的縣市。



而房價成長速度與薪資差距全台最小的為新竹市,仍有2.4倍差距。陳金萍指出,當地因新竹科學園區,推升縣市整體的薪資水準,加上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竹科2021年整體營收和出口金額雙刷新高紀錄,帶動薪資成長,近三年增幅達9.1%,為七都最高;但剛性買盤需求強勁,帶動房市交易,甚至出現投機客炒作亂象,房價漲勢兇猛,購屋總價從1,056萬元攀升至1,285萬元,三年差距229萬元,漲幅達21.7%,高薪資也跟不上房價飆漲速度。



在房價迅速飆漲,薪資水準不高且成長緩慢時,受薪階級要想以「薪水存頭期款」、「薪水繳房貸」,變得越來越困難。若以全台平均總價1,208萬元、貸款8成、20年期本息平均攤還的條件下,再用4月五大行庫新增房貸利率1.561%計算,每個月須繳4萬6,905元的房貸,已超過平均提繳工資4萬1,075元;儘管貸款年限調長至30年期,每月應繳房貸也要3萬3,949元,房貸已占薪資8成以上。



陳金萍表示,高達8成以上收入都要繳房貸,對受薪階級是非常大的經濟負擔,勢必嚴重壓縮其他生活支出,且未來央行若持續升息,每個月房貸支出還會增加,房貸負擔壓力不容小覷,甚至可能會出現買房後無力負擔的狀況。因此,民眾購屋前應考量自身負擔能力,每月貸款金額最好不要超過家庭收入1/3,同時保留一些利率調升的緩衝空間,若進入升息循環,才不至出現無法繳納的風險。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10年來台房價指數大增47.3% 八年級生購屋壓力如山大2022/06/16發佈

八年級生陸續進入而立之年,不少人也興起購屋念頭,不過跟上個世代的七年級生 30 歲之際相比,購屋壓力更重了,統計內政部的資料顯示,2012 年的房價指數為 79.75,而 2021 年來到 117.5,指數十年間漲了 47.3%,不只房價大增,裝潢維修成本也漲了超過一成。



根據主計處統計,2012 年的住宅維修費用指數為 95.29,但到了 2021 年達 106.72,增幅達 12%。其中維修服務增幅為 12.2%,維修材料漲了 12.7%。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指出,不動產是時間財,隨著公共建設到位,生活機能提升,加上物價通膨,房價年年漲價是鐵的事實,而台灣的實質經常性薪資,從 3 萬 8347 元增加到 4 萬 1420 元,漲幅只有 8%,薪水追不上房價,如果 2012 年咬牙購屋的七年級生,如今資產至少漲了五成,而 10 年前錯過機會沒能上船的,如今只能望船興嘆。



房價連年漲價,與土地取得成本增加,以及建築營造費用漲價都有直接的關係!張旭嵐分析,近年因為國際戰爭,以及全台大廠趕工興建廠房,營造業缺工缺料的情況嚴重,各種裝潢材料接連漲價,裝潢五金、金屬材料、系統板材、衛浴設備,今年第二季也又再度調漲了價格,這也會影響末端房屋售價。就算轉向中古屋市場,舊屋的翻修裝潢,也是一筆費用,也讓屋主們再未來轉售時,有墊高售價的心態。



第一建經研究中心副理張菱育分析,對於自住族而言,居住費用還是必要的生活成本,雖然房貸金額可能會比房租略高,不過付房租是支出費用,繳房貸是資產累積,自有一屋且自用的情況下,房貸利息在個人所得稅申報時也可以抵稅,上限為 30 萬元,因此若在財力許可的情況下,購屋還是一項可考慮的理財規劃。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台中地上權住宅超難賣 這家老牌建商不怕撲火被讚 「勇」2022/06/16發佈
麗寶集團董事長吳寶田看準房價高漲、地上權低於市價的特性,未來首購、退休族接受度高,旗下子公司全台大動作競標地上權土地,不過目前在太平及梧棲推的「微笑莊園」及「微笑莊園」地上權別墅案已受到市場挑戰。(圖/翻攝自麗盛建設官網、CTWANT資料室)

[周刊王CTWANT] 近年台中房地產銷售可說是迅雷不及掩耳,「大多都是賣的速度太快,要煞車還來不及」,「台中沒有賣不好的建案耶,如果認真說的話,可能地上權的案子比較推不動吧!」一名地產業者苦思好一會兒,硬擠出幾個關鍵字。



CTWANT記者調查,台中在科學園區效應、捷運綠線開通,建商大舉購地推案,房市價量齊揚,去年交易量近5萬棟,創2014年以來新高,然而台中市的地上權住宅案的銷售卻如同老牛拉車,最大苦主竟是老牌建商麗寶集團。



所謂地上權建案,購屋時只買下建物的使用權利,並不會取得土地所有權,因此通常會低於市價約7折出售。挑戰民眾有土斯有財觀念,近年來北、高兩市地上權案銷售相對穩定,台中則有點波折。



台中的地上權住宅大樓案包括「美邦THE DAY」、「親家Q+」等,其中,「美邦THE DAY」為全球知名「帽子大亨」王台光首度跨足房地產推案,「親家Q+」也是台中老牌建商,但銷況皆不盡理想,甚至一戶都沒有賣出,最後只能轉為出租。


台中地上權案大多做飯店、商場、商辦商業用途較為成功,地上權的住宅相對不如北、高兩市接受度高。(圖/報系資料庫)

一位代銷業者表示,台中過去地上權案大多是做飯店、商場、商辦,「美邦THE DAY」與「親家Q+」地段非常好都失敗,後來轉作租賃才解套,接著麗寶又在台中首推地上權的透天別墅,「他們真的很勇敢!」



麗寶集團5年前投入台中地上權市場,以子公司鵬程建設及麗盛建設分別在太平區及梧棲區推有「微笑莊園」及「微笑歐洲」地上權的透天別墅,總價1000~3500萬元,戶數各約60戶上下,迄今成屋2年,根據實價登錄顯示,分別僅有不到5筆的交易紀錄。



「台中透天別墅至少1個月都要賣1戶才算正常!」在地業者說,烏日郊區同樣推有單價不到2000萬元的透天別墅,總戶數百餘戶,光是開案前預約賞屋就有40、50組;若是市中心單元二、三、五的透天別墅,總價落在4000、5000萬元的也都銷售順利,可見台中購屋者對於地上權案的接受度還是有相當影響。


「美邦THE DAY」為全球知名「帽子大亨」王台光首度跨足房地產推案,不過因地上權銷售困難轉為社宅,該案因地點好及最初以小豪宅規格打造,成為CP值超高的社宅,反而大受歡迎。(圖/報系資料庫、翻攝自美邦建設官網)

儘管在台中地上權推案踢到了鐵板,但麗寶集團似乎沒放棄,去年又投入超過26億元,在全台各地標得約2.3萬坪地上權土地,其中15%將作商業用途,另外的85%則打算全面進攻地上權住宅市場,不過是否台中會再推別墅案不得而知。



台中市不動產公會市調委員會分析,上市公司高階主管大多低調,會選擇住大樓較多,會買透天別墅的多是外顯性中小企業、傳產老闆,不過台中對地上權的接受度確實沒那麼高,與購屋習性有關,「且會買別墅型的客戶多已有房產,對房子的需求是可有可無,在政策、環境快速變化下,也不急於一時,近期買透天別墅的人比較少。」



對此,麗寶集團發言人、麗盛建設總經理何昭宏表示,賣好或賣不好不單單是地上權或非地上權,還有很多因素,「我覺得賣得還算順利!」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首要之務 別讓炒房客有機可乘2022/06/10發佈

面對房價、營建成本、通膨、利息聯袂上升,政府更持續強化房市管理,代銷業面臨多重挑戰,也肩負比以往更多的責任。代銷業者表示,當前首要之務就是配合政策,不做紅單買賣、不炒房、不讓炒房客有可乘之機,營造安心購屋的環境。



 內政部地政司司長王成機指出,鑑於預售屋交易仍有不少爭議,因此對代銷業有四大期許,首先,希望代銷業賺取合理利潤、勿炒作助長房價,其次應資訊充分揭露,包括:廣告真實、把關履約爭議、協助消費者確認契約條款和契約簽章解說、不動產說明書製作與解說等,以預防履約爭議,第三,代銷業銷售手法宜正當,勿營造購屋熱銷假象,第四,期許代銷業不忘初衷,成就受薪階級購屋夢。



 王俊傑表示,外界會誤解有的代銷業者炒作賣高,但實際上,房價是來自於成本的變動,而開發業是屬於加工業,土地、原物料都有其取得成本在,開發商將本求利,並不會想要刻意炒高房價,把房價上漲全部推給業者並不合理。



 王俊傑表示,面對政府打房、通膨、營建成本飆升等問題,建築代銷業者首要做的就是配合政府房市政策,不做紅單買賣、不炒房、限制預售屋合約轉售換約,積極控管不讓炒房客有機可趁;其次,做好開發商和消費者間的橋樑,讓買賣雙方站在對稱的兩端,促成交易順利完成;第三,多加管制炒房客,海悅也絕對嚴禁炒房、絕對不協助逃漏稅行為。



 林旺根表示,預售、代銷,歷經五十年的變革,此時工商時報首次辦理評鑑,個人覺得剛好可以讓代銷業者、公會自我檢視、省思,建構一個完備的制度,可使代銷業的專業度、獨立性更能被社會看見。而針對目前預售制度僅採備查制,對於相關規劃如公設分擔、約定專用部分等是否合法、合理尚乏審查機制,因此建請主管機關進一步結合建管及地政建構審查平台,方得據以發照建築,以消弭諸多紛爭。



 陳衍豪表示,不論在任何市場,當交易當事人之間存在著資訊落差時,容易產生道德風險的問題,不僅會讓交易速度變得緩慢也會增加交易的成本,尤其是預售屋市場,受到交易金額高且產品尚未完成的影響,交易雙方都會擔心暴露在風險中,容易使交易過程變的冗長且不具經濟效益。而代銷業者做為房市中掌握資訊的角色,自然也必須承擔資訊傳遞、及把關交易安全的責任,包括消費者的資訊、建商的資訊、產品資訊及價格資訊等,確實傳遞正確的資訊,減少交易當事人的認知差異、建構彼此的信任,正是代銷業的責任。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Omicron澆了房市一大桶冰水2022/06/10發佈
雖然看房不算群聚,我們國民卻「自主封鎖」自動減少外出,突然席捲的Omicron確診潮,在原本就要高檔轉跌的房市頭上澆了一大桶冰水。

台灣房地產突然急凍。剛剛過去的5月分,全月預售屋、新成屋的新增推案量估計僅有360億元,可能創下20年來的單月新低紀錄;過去熱鬧的329、520檔期都異常安靜,預售屋看房人數也大幅下降,我們可以預期,未來幾個月的成交棟數統計可能出現意外的新低。



短短幾個月前全台的房地產交易還熱到發燙,去年第四季的房屋移轉棟數差一點就突破10萬棟,全年累計交易近35萬戶,不只是多年來的新高,更只比總價小很多的汽車銷量少10萬,許多熱銷地區「賣房比賣車還容易」的現象令人吃驚。熱潮延燒到第一季,移轉棟數接近8萬5千戶,比去年多了4千戶,更比前年第一季多了1萬4千多戶。



〈鏡評〉在房屋交易火熱的3月曾經提醒讀者,此時買房要有「擇偶的心態」,條件對的、財力穩健的,看到好的自住房當然不要放手,但是如果想的是投機賺差價,那就必須三思再三思了。政府「打炒房」的政策非常徹底,老一輩那種靠買賣房子累積財富的經驗,絕對、絕對、絕對不可能在2、30歲這一代身上複製,年輕朋友們一定要謹記在心。



房市瞬間冷凍不是台灣獨有的現象,美加澳紐、許多歐洲國家都出現熱烈的交易突然消失、急漲的房價緊急煞車的現象,統計數字很多,大家網路上找一下就有。我們舉紐西蘭做例子,紐西蘭消費者協會(Consumer NZ)調查「最佳買房時機」,去年10月有25%的受訪者打勾,今年2月暴跌剩下16%。歐美國家房貸利率陡升,還有股市、特別是年輕人瘋搶的網路新創公司股價暴跌,年輕族群資產縮水、房貸月付額又大增,滾燙的房市自然急凍。



台灣沒有捲入歐美房地產炒風,卻同樣發生急凍現象,主要原因跟中國相近:Omicron造成的經濟封鎖效應。中國是政府強力封城,造成各大城市房產交易崩跌腰斬。台灣則是「自主封鎖」,雖然看房絕對不算是群聚,我們國民卻自動減少外出,突然席捲的Omicron確診潮,在原本就要高檔轉跌的房市頭上澆了一大桶冰水。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疫情間看房有剛需 線上看屋免限制2022/06/10發佈

▲疫情雖然持續高點,但仍有剛性看屋需求,房仲會推薦消費者線上看屋,突破看屋限制。(圖/NOWnews資料照片)



網路上有一KOL抱怨,疫情期間要看房,只能在室內走廊看,還不能看房間與衛浴,引起熱議,在地房仲觀察,疫情期間仍有「長租族」與對空間有迫切需求的「換屋族」持續看屋,但疫情期間屋主難免擔心外來客會傳染病毒給同住家人,因此態度會更謹慎,房仲採自主消毒、間隔15分鐘看屋、數位看屋等方式,讓買賣雙方風險降至最低。



信義房屋新莊中原店店長周建行表示,疫情期間還是有急迫看屋需求的「剛性需求」,這類族群有「長租族群」,這類族群通常已經在外租賃一段時間,感受到租賃環境對租客不算友善,租金也持續上漲,此時存到了頭期款,即便碰上疫情,還是會依原定計畫看屋,「擔心再等會買不到」。



而另一族群則是換屋族,尤其疫情期間時常需要在家防疫、隔離,放大對於空間的需求性,例如原本住2房的小夫妻,僅有1套衛浴,疫情期間家有2套衛浴的需求就會放大,因此若是身上有一筆資金或因產業有受惠有能力可以換屋,更是急迫看屋、換屋。



不過因為近期持續處於疫情高檔,許多社區會限制看屋,約有2-3成的物件受影響,周建行觀察,最常見的是大樓管委會規定進入社區者需要出示打滿三劑的疫苗證明,部分屋主也會比較謹慎,疫情高峰期先暫緩帶看。



而信義房屋則自主幫屋主消毒完善,周建行表示,第一線房仲多會自備酒精、口罩,承諾屋主會將外來的買方消毒完善後才會進入屋內,並間隔15分鐘看屋,讓多數屋主看到房仲主動幫屋主想到最好,會比較放心。



不過,若是家中仍有同住家人,難免會擔心外來客若是有病毒,傳染同住家人的疑慮,因此屋主若是有家人仍在家,難免會有1、2個房間不能看屋的情形。



周建行建議購屋族,因為升息、通膨、疫情、股市等大環境影響的緣故,部分買方轉為觀望,然而市場的不確定性也讓屋主售屋態度有些許變化,進而轉為觀望態度,有剛性需求的買方可依原定計畫多看、多評估,若是屋主真的不方便讓買方看屋,消費者也可選擇有數位看屋服務的房仲業者,透過線上賞屋多看先確認需求。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買預售屋怕踩雷? 專家一圖秒懂購屋眉角2022/06/10發佈



買房是不少人的畢生夢想,但第一次買房總是有些緊張,尤其媒體又不時報導預售屋交易糾紛。有房市專家整理了預售屋購買懶人包,讓房市小白不必為了購屋搞得暈頭轉向,只要跟著流程圖走一遍,就能從挑選到交屋一次搞定。



房市專家「賣厝阿明知識+」指出,從購屋到交屋,中間其實有不少眉角需留意,他整理了11項重點,讓購屋族不必再擔心過程中出現總總問題。



購屋是不少人的畢生夢想。(示意圖/Unsplash)



1.蒐集建案資訊:踏進銷售中心前,事前作業是必須的!諸如建案附近行情、交通動線、商業機能等等都是考量的要點之一。



2.到銷售中心確認並索取建案基本資訊:阿明提醒,要注意建商有無取得建照,依法建商一定要「有建照才可以公開銷售」,沒申請就蓋的房子就是「違建」喔!實際到銷售中心,也不單單只是看樣品屋有多漂亮,而是要去聽聽看周邊未來的規劃(建商總是有第一手消息),並且了解建案使用的建材、建築工法及建案公設比介紹等。



3.確認建築基地位置:通常銷售中心跟建築基地,並不會在同一位置,所以務必要實地走訪建築基地,確認周邊有無嫌惡設施。阿明建議早晚晴雨平日假日都看一次,實際感受一下環境及交通是否壅塞。



4.開始議價:若確定購買,則補足正式訂金到總價5%,將「預售屋買賣契約書」帶回家仔細審閱,一般「審閱期為5天至30天」,阿明強調,建商是不可以要求買方先付定金才給契約書審閱期!



5.正式簽約,繳交「訂、簽、開」金:其實就是預售屋的頭期款,包括訂金、簽約金、開工款,通常約為「房屋總價的10%~15%」。確認契約沒有問題,即可正式簽約,此時必須繳交簽約金、開工款,這部分的費用是沒辦法向銀行貸款的。



6.繳交工程款:工程款金額約為房屋總價的10%~15%,收費方式通常分為「按工程期繳納」、「工程期零付款」、「按月繳納」三種模式,其中按工程期繳納指得是,建商會規定蓋到幾樓繳多少?公設完成繳多少?消費者再依約繳款即可。工程期零付款則是指工程開始後,一直到交屋都不必付繳給建商,待完工到交屋這段期間(約1~3個月左右)再收取費用。按月繳納則是說,無論施工進度如何,皆須按月繳納。



阿明整理11項購屋重點,避免預售屋交易採雷。(Unsplash)



7. 利用「客變期」變更設計:買預售屋的好處就在「客變期」,買加可以在建商指定期間內,針對房屋內部提出修改及規劃。基本上會有四大部分可以客變:格局調整、設備退換、建材選擇及水電管線與插座配置。變更次數通常以1次為限,至於主結構、大樓外觀、公共設施則無法變更。



8. 對保:建商領到使用執照後,會請消費者到銀行對保。除了確認貸款種類、貸款利率、攤還方式等細,同時也會簽訂「撥款同意書」,也就是過戶時,建商即會領取到銀行的撥款。



9. 完稅:順利購屋後,隨即也會出現一些稅賦,其中地價稅、房屋稅,在『交屋日前』都是建商負擔,交屋後才會轉由買方負擔,而土地增值稅也是建商負擔,不過印花稅、契稅及相關規費則是買方負擔。



10.過戶:等到預售屋順利蓋好後,建商會委託代書辦理房地產過戶手續(申請房屋及土地所有權狀),一般會在領得使用執照後4個月內完成。



11.交屋:驗收若發現瑕疵,可於驗收單上請建商限期改善,並扣下「交屋保留款」,也就是交屋尾款。阿明提醒,交屋保留款會在簽約時寫在合約內,金額為房屋總價的5%-10%,待建商修繕完成後,銀行才能撥款。如果建商用個別磋商條款將5%改成5萬,依法是會被罰款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購屋族須特別留意。



「賣厝阿明知識+」整理預售屋流程圖,讓購屋小白一次秒懂。(圖/賣厝阿明知識+提供)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蘆洲大樓年漲1萬 公寓驚現4字頭 專家:可往這裡找便宜2022/06/10發佈
實價登錄系統顯示,新北市蘆洲區電梯大樓產品這4年來,約以1年漲1萬幅度穩定上揚;華廈產品漲幅則約13%,其中在2020至2021年間漲幅均價2.9萬元;而主力公寓產品,均價則在4年間成長逾1成5,且在去年第4季平均總價突破千萬元,今年第一季更上探達1021萬元。

東森房屋蘆洲長榮加盟店張文良店東指出,蘆洲房屋市場狀況在今年第一季並無顯著變化,但目前市場上可售物件相較過去稀缺,屋主抱持較堅定惜售心態,尤其是市場偏好的2~3房產品尤其稀少,整體房市呈現量縮價揚。

蘆洲交易熱點以長榮路沿線,以及南港子重劃區為主,中古行情方面,目前區域內中古電梯大樓以重劃區、屋齡20年以內物件來說,價格約在每坪48~52萬元間。而公寓行情則平均在每坪32~37萬元間,但若是小坪數、經整理之物件,成交行情甚至可達4字頭。

而蘆洲由於相對台北市親民的房屋價格,以及便捷交通網絡,長年以來持續吸引由士林、北投以及石牌等移居之購屋族。張文良建議,若有預算考量,可參考長安街、永平街的灰磘重劃區一帶,2~3房產品,總價約在1000~1500萬元間。

張文良表示,除了南港子、灰磘重劃區外,目前蘆洲還有規劃中的銀河灣計畫,該計劃將引進萬坪醫院入駐,預期會為蘆洲房市帶來新氣象,且規劃中的蘆社大橋,以及預計2028年完工的捷運環狀線,也可大幅疏通與士林地區交通往來。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第1頁811813最後頁
共8876筆/共888頁
聯絡資訊
公司圖片
地址:桃園市桃園區正光二街139號
電話:0910674898
0910674898客服電話
網站QR Code
http://www.桃園全區廠房買賣出租網.tw-Web-QR-Code
網站資訊
瀏覽人數:255,374
房仲登入:登入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幼獅廠房,幼獅廠房出售,幼獅廠房出租-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