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獅廠房,幼獅廠房出售,幼獅廠房出租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幼獅廠房,幼獅廠房出售,幼獅廠房出租.租楊梅幼獅廠房出租有水電天車廠登,找合法便宜的新廠房.中古小坪數廠房買賣,租楊梅幼獅工業區的廠房出售,租幼獅廠房,幼獅廠房買賣.查詢大桃園工業區廠房價格實價登錄行情,請找桃園廠房仲介-www.桃園全區廠房買賣出租網.tw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第1頁813815最後頁
共8876筆/共888頁
避免買到漏水屋 該注意哪些細節?2022/06/09發佈

梅雨季節到,看屋最剛好!房屋漏水問題一直是國人房地產消費糾紛最主要的原因。根據內政部統計,2022年第1季仲介市場中,房地產糾紛案件共有267件,其中漏水問題就有61件,占整體22.8%,是引起糾紛最主要的原因。



跟「水」有關的問題,對房子來說真的是一大麻煩,有些狀況甚至無法修繕或須反覆處理。另外,雖然淹水狀況多半發生在1樓,但出入口淹水,不管對幾樓的住戶而言都是困擾。



若要避免買到漏水屋或淹水屋,到建物現場,可從以下重點一一察看檢視:



一、基地環境:住商不動產企畫研究室資深經理徐佳馨表示,對於基地所在區域是否有積水問題,有以下判斷的方式:



1.周邊住宅或是物件1樓是否有墊高2個至3個台階,或騎樓比路面高出許多?



2.物件1樓是否有積水痕跡?譬如騎樓的梁柱有水痕。



3.周圍房屋是否普遍裝有防水閘門?門口有無堆放擋水用的沙包?



4.附近排水系統是否有淤塞狀況?



如果沒有上述這些狀況,淹水疑慮就可以先打消一半。接著再觀察周邊是否經常被堆置垃圾、雜物等,因為當大雨來臨,這些東西恐怕會導致下水道或排水溝堵塞而出現積水狀況。



二、建築外觀:因為外牆跟內牆相連,所以當外牆有漏水疑慮時,也絕對不能忽視。目視外牆,通常容易漏水的牆面會與周邊牆壁有色差,甚至長出青苔,如果有增設廣告物,譬如張貼、懸掛帆布廣告,若方式不當,也容易造成外牆漏水。假使有發現這些狀況,進入室內時,建議特別針對對應的室內牆以及附近的交接縫做檢查。



三、建物內公共空間:進入建物內部後,可先到地下室、頂樓巡視,這些地方雖然不是住戶天天接觸的場域,但因《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共用部分、約定共用部分之修繕、管理、維護,由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為之。其費用由公共基金支付或由區分所有權人按其共有之應有部分比例分擔之。」所以仍需細加察看。



地下室的壁面、天花板、地板等,看是否有淹水痕跡及水漬,排水系統周邊是否維持乾淨整潔;頂樓則要留意排水系統,是否有盆栽或植栽等落葉、雜物堵住排水孔。此外,若有游泳池、大型植栽等,漏水的風險會比一般房屋高,假設欲購買的戶別恰好為頂樓戶,一定要仔細觀察和評估。而樓梯間的牆壁,也要查看是否有水漬或壁癌情狀。



四、住家空間:中信房屋新莊副都心加盟店店長林家民建議,要出發看屋時,記得帶上實用的工具,包含衛生紙、自拍神器、水瓶等,然後掌握以下細節:



1.先看窗框、門框周邊有沒有水痕。



2.目視天花板、牆壁、牆角,確認是否有水痕或壁癌,尤其被櫃子或其他物品擋住的部分,最好可以移開確認。

3.廁所及廚房的維修孔,打開後可以利用手機的手電筒照明查看,若看不清楚維修孔的深處,可使用自拍神器確認。



4.陽台、廁所、廚房等各區排水孔,先看有無積水、水痕,再用水瓶裝水倒下,確認排水是否順暢。

5.馬桶、浴缸、流理台、水槽等周邊的矽利康是否完整?因為矽利康不完整,很容易造成下方滲水。

6.觀察冷氣排水孔周邊有沒有水痕等狀況。

7.流理台、水槽下方的櫃體,打開確認是否乾燥、無水漬,再於上方的水槽注入一定水量,觀察下方的櫃體是否有滴水,接著將水排掉,確認排水順暢度。

8.將馬桶水箱中原有的水沖掉,等注滿時再沖一次,確認排水情形。

9.木作、美耐板製的家具,較容易受到潮溼影響而發霉、表層凹凸不平,不論這些家具是否被移開,看一下底部、背部是否有受潮的跡象,然後詢問這些家具原本放置的位置在哪,找出可能遺漏的細節。



透過仔細觀察,可以大大降低買到漏水屋、淹水屋的風險,尤其利用連續下雨的梅雨季、颱風季等時間看屋,更能避免日後的麻煩。另外,徐佳馨補充提醒,最後別忘記詢問管委會、鄰居,特別是樓上、樓下的住戶,社區或住家是否有滲漏水、修繕等紀錄,掌握更多物件的狀況,買房就能多一分安心。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委賣房屋當心假斡旋、真砍價2022/06/09發佈

房地產總價高昂,若沒有特殊原因,否則一生買賣房屋的次數寥寥可數,也因為經驗不足,稍有不慎就容易吃虧,像是買到瑕疵屋,或以低於市場行情的價格託售房屋。該怎麼避免掉入交易陷阱?若遇到交易糾紛又該怎麼討公道?



20年來擁有多次房屋買賣經驗的資深財經媒體人陳淑泰,在最新出版著作《房市老手21堂超強實戰課:快速看穿房屋買賣陷阱》當中,根據自身經驗以及蒐羅多時的資料,分享如何降低踩到陷阱的機會、簽約前該如何自保,以及遇到糾紛時應該如何擬定自救策略。



就以買屋成交最關鍵的一步——「斡旋金」為例,當購屋者看到喜歡的物件想談價格時,房仲常會催促「下斡旋」來表示誠意,也就是拿出一筆保證金,讓房仲可以去向賣方喬價格(殺價)。



一般而言,當物件在千萬元以內時,斡旋金約是5萬~10萬元。但也有買方因為很喜歡而會用高到總價2%、3%的斡旋價格,來表達想談價的高度意願。



不過,對賣方來說,「斡旋金」就是房仲業者非常好用的殺價工具。但有很多賣方因為對房仲手段不了解,通常會中了這個圈套。陳淑泰透露,她在2006年第1次委託房仲賣房子,就遇到一個令她深刻難忘的經驗。



那是一間位於台北市信義區兩房一廳的2樓公寓,在與房仲簽約託售2天後,適值週末,房仲大概帶了3組客人來看房。星期天傍晚,她就接到房仲電話,說有買家下了10萬元斡旋金,要與她見面細談。



見面後沒說幾句話,房仲神情緊張地拿出10萬元現金,接著就談到買方的出價,是低於市場行情大概2成的價格。接著就開始一連串地說,這買家很喜歡這間房子才會很快拿出斡旋金、對方也是年輕人預算不夠多,就當作幫助年輕人……。陳淑泰認為,這招「苦肉計」不外乎是想套問底價、看能降價多少?



但因為開價低於行情價太多,實在不合理,因此陳淑泰堅持沒有鬆口降價,並請房仲回去讓買方加價。在該位房仲離開後,陳淑泰仔細梳理委託、帶看到斡旋的整個經過,發現有諸多不合理之處,特別是該房仲除了拿出現金,卻沒有提供「買賣斡旋契約書」(即斡旋單)等文件,讓她懷疑是否真有買方存在。於是,她趕緊詢問朋友,「我才知道一般房仲業務根本不會捧著大把的現金到屋主前面斡旋!所以我差點被耍了。」陳淑泰回憶道。



如何判斷房仲是用「假斡旋」來拱價?陳淑泰舉例,假設你看了一間房子很喜歡,在考慮出價1,200萬元斡旋時,房仲可能會說,昨天有另一個同事剛好收斡旋,出價就是比你高50萬元、80萬元的,用這個手法引導你出更高價。



她提醒,買房若委請房仲業務向屋主談價格,並不需要真的拿錢出來。根據內政部「不動產委託銷售契約書範本」的附件二「要約書範本」,買方只需要在要約書上表明願意出價總金額,再交由房仲去向屋主進行議價就可以了,以避免現金被挪占的糾紛。



在要約書中,比較重要的內容包括:願意承購的總價格、委託斡旋期限、付款方式及其他附帶條件、違約罰則約定、正式簽立房地產買賣契約書之期限等。如果屋主在要約書上簽名確認出售,同樣具有法律效力,在行政院內政部的網頁上就可找到範本。



不過,陳淑泰也指出,在市場現行方式上,房仲還是會希望買方先交付一筆斡旋金,來代表買方的誠意。有些房產投資客也喜歡用高斡旋金的方式,來表達想買的決心。但房仲業並不會把斡旋金提現、捧去給屋主看,現金會由房仲公司暫時代為保管,業務員只會拿「買賣斡旋契約書」給賣方看並進行議價,裡面會包含支票影本,或收款紀錄及保管條號碼(上面可看到買方已付出多少斡旋金)。



若斡旋成功,屋主會在斡旋單上簽字確認願意出售,這筆斡旋金就會變成法律上的「定金」。「注意,不是『訂金』,」陳淑泰提醒道,定金是法律上的擔保方式,表示已確「定」或言「定」,買方若違約,是無權要求退回的;賣方若違約,則要雙倍返還——也就是除了返還定金,還要再付給買方同樣金額的錢。若最終斡旋不成功,業者會將斡旋金全額、無條件、無息返還給買方。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這原因導致「萬元」房屋稅數量大增2022/06/09發佈

新竹地區一名年輕首購族,購入人生第一間預售屋,收到稅單後才驚覺2022年房屋稅要繳約1.5萬元,但經詢問周遭朋友,房價差不多的一間新北市中古屋,房屋稅竟只要4千餘元,兩者有3倍多的差距,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提醒,「新高大」是導致房屋稅負擔增加的主要原因。


▲近7年每年9.7萬戶住宅完工,「萬元」房屋稅數量大增

▲近7年每年9.7萬戶住宅完工,「萬元」房屋稅數量大增

2014年財政部修正房屋稅條例,緊接著各縣市亦接續大幅調高近30年未調整的房屋標準單價,統計2013年稅制調整前與2018年資料交叉比較,發現房屋稅全國稅額萬元以上,竟大增32.3萬戶,增幅比例高達41.6%,加上近7年平均每年有9.7萬戶住宅完工,新的住宅多數都適用新的房屋標準單價,因此標準三房可能房屋稅就晉升萬元水準。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影響房屋稅多寡通常與屋齡、面積大小、結構與樓層數有關,因此通常具備「新高大」的住宅,房屋稅的稅金就越重,主要原因包括屋齡新穎,可能適用調整後的標準單價,比調整前可能多出一倍以上,若是高樓層的建築物,則相對標準單價也會較高,另外一個關鍵就是面積大小,面積越大的房屋稅稅金就越重。



2022年全國自住用房屋件數達707.23萬件、房屋稅約319.78億元,占全國開徵件數及稅額比率分別為77.19%、38.32%,平均自住用房屋每件金額為4521元;非自住的住家用房屋件數71.22萬件、稅額71.01億元,占全國開徵件數及稅額比率分別為7.77%、8.51%。



六都房屋稅的成長幅度,台中市開徵件數成長1.7%最多,北市則是房屋稅收增加7.6億元,成長幅度4.95%最高,台中市主要因為新建案完工數量較多所帶動。



曾敬德指出,現在買新房子的持有成本比中古屋高上許多,要享受好的住宅品質的確代價也比較高,但相對的購買屋齡10多年的中古屋,房屋稅負擔就會比較輕,購屋前可以先比較看看。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房屋稅繳納差很大?新高大是主因2022/06/09發佈

▲「新高大」是導致房屋稅負擔增加的主要原因。(圖/NOWnews資料照片)



新竹地區一名年輕首購族,購入人生第一間預售屋,收到稅單後才驚覺今(2022)年房屋稅要繳約1.5萬元,但經詢問周遭朋友,房價差不多的一間新北市中古屋,房屋稅竟只要4千餘元,兩者有3倍多的差距,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提醒,「新高大」是導致房屋稅負擔增加的主要原因。



2014年財政部修正房屋稅條例,緊接著各縣市亦接續大幅調高近30年未調整的房屋標準單價,統計2013年稅制調整前與2018年資料交叉比較,發現房屋稅全國稅額萬元以上,竟大增32.3 萬戶,增幅比例高達41.6%,加上近7年平均每年有9.7萬戶住宅完工,新的住宅多數都適用新的房屋標準單價,因此標準三房可能房屋稅就晉升萬元水準。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影響房屋稅多寡通常與屋齡、面積大小、結構與樓層數有關,因此通常具備「新高大」的住宅,房屋稅的稅金就越重,主要原因包括屋齡新穎,可能適用調整後的標準單價,比調整前可能多出一倍以上,若是高樓層的建築物,則相對標準單價也會較高,另外一個關鍵就是面積大小,面積越大的房屋稅稅金就越重。



今年全國自住用房屋件數達707.23萬件、房屋稅約319.78億元,占全國開徵件數及稅額比率分別為77.19%、38.32%,平均自住用房屋每件金額為4521元;非自住的住家用房屋件數71.22萬件、稅額71.01億元,占全國開徵件數及稅額比率分別為7.77%、8.51%。



六都房屋稅的成長幅度,台中市開徵件數成長1.7%最多,北市則是房屋稅收增加7.6億元,成長幅度4.95%最高,台中市主要因為新建案完工數量較多所帶動。曾敬德指出,現在買新房子的持有成本比中古屋高上許多,要享受好的住宅品質的確代價也比較高,但相對的購買屋齡10多年的中古屋,房屋稅負擔就會比較輕,購屋前可以先比較看看。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打炒房!取消30年房貸? 經濟衝擊一次看2022/06/09發佈

近期央行欲限縮30年期以上房貸,中原大學財金系教授陳若暉認為,此限制將使部分買家無法順利取得貸款,或者降低購屋意願。另外,從貸款銀行授信觀察,超長貸款除需符合首購要件外,還須包括年限門檻限制。因此,經濟弱勢與年輕族群,在65歲退休後,可能未能還清房貸,恐引發更多社會問題。



 



陳若暉教授表示,近20年房價飆高的主因,在於政府公共建設預算逐年編列、地方政府土地標售的錨定效應、與長年期房貸三股勢力所引燃。由於2011年修法「國有財產法」,針對中央對500坪以上國有土地禁賣。然而,並未同時修改「地方自治法」,致使地方政府為籌措財源,高價土地標售的「錨定」效應,遂引發私有土地跟風齊漲,亦使建商土地成本墊高,外加建築材料與缺工,使得房價持續飆漲。由於既定薪資無法追趕,需仰賴超長期貸款加持下,才能維繫房市「榮景」。



 



陳若暉教授認為近期央行欲限縮30年期以上房貸,已經占整體房貸約4成,這一限制將使部分買家無法順利取得貸款,或者會下降購屋意願,可能導致房仲業所謂房市「核彈」級的毀滅。



 



陳若暉教授認為,除非未來地方政府土地標售問題能迎刃而解,否則限縮銀行75年授信門檻規範,將對少子化年代的房市剛性需求者,更具有保障退休生活品質與安定社會的意義,並啟動長期打壓房市力道的良方之一,此為「長痛不如短痛」的政策兩難,端賴央行睿智的抉擇。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台中「12大施政發展策略」總實現率95.2%2022/06/09發佈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升溫,台中市政府掌握疫情並全力因應,市政工作也不停歇。配合市府施政管理,市長盧秀燕所提政見自2021年起,納入市府「12大施政發展策略」進行系統性列管,並持續滾動式檢討,截至2022年的市政表現,「12大施政發展策略」總實現率(即行動方案實際執行的比率)高達95.2%,各項策略達成度均高達89%以上。


▲台中「12大施政發展策略」總實現率逾9成5 各項建設進入成果階段(圖/台中市政府)

▲台中「12大施政發展策略」總實現率逾9成5 各項建設進入成果階段(圖/台中市政府)

台中市議會2022年6月7日進行市政總質詢,市議員何敏誠關心市長政見執行率,研考會主委吳皇昇澄清表示,研考會將市長政見融合於「12大施政發展策略」各項行動方案中,並按季追蹤辦理進度,截至2022年3月底,總計481項行動方案中,辦理完成有137項,執行中者有298項;市議員所指執行率不到三成,其實只計算「辦理完成」的部分,事實上許多計畫非單一年度可辦理完成,須視經費編列情形,分年、分期執行才能完成,目前辦理完成、執行中案件合計共435項,換算後總執行比率高達95.2%;另有部分案件因執行過程中方式調整,原案撤銷改以新案或併入其他案件內執行,研考會將持續督促市府團隊共同努力達成目標。



吳皇昇主委進一步指出,截至目前,盧市長任內已完成的重大工程或計畫,包括捷運綠線營運通車、「車站大平台」整體規劃、大智路打通工程、訂定低碳三部曲(包括簽署氣候緊急宣言、發布台中市SDGs自願檢視報告及發表淨零碳排路徑)、台中市國土計畫、擴大后里都市計畫(森林園區)發布實施、大里及潭子國民運動中心完工、沙鹿兒童運動中心啟用、台中山城樂活園區啟用、「台中e指通」上線使用、全市高國中小冷氣裝設率達98.7%等。



此外,盧市長提出公托公幼親子館倍增計畫,截至目前公托已增至15處(上任時5處)、親子館已增至12間(上任時4間),2022年將是「台中大建設」開花結果的一年,市府團隊將持續推動各項指標性建設及計畫,打造更幸福宜居的美好台中。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化解交易糾紛 代銷責無旁貸2022/06/09發佈

工商時報主辦的「台灣安心代銷評鑑頒獎典禮暨論壇」8日舉行,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左起)主持綜合論壇,內政部地政司長王成機、台北市不動產代銷經紀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王俊傑、地政士公會全聯會榮譽理事長林旺根、甲桂林廣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衍豪等共同與談。圖/王德為



 每年交易金額超過1兆元的預售屋市場,房地產代銷公司扮演促成無數家庭成家圓夢的關鍵性角色,內政部地政司司長王成機8日表示,代銷業是建商、消費者之間的交易輔助人,應扮演更積極、正向的角色,了解消費需求,並落實糾紛預防及解決。



 工商時報8日舉辦2場代銷產業高峰論壇,其中「代銷業在房地產市場的角色與責任」對談,由內政部地政司司長王成機、台北市不動產代銷經紀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王俊傑、地政士公會全聯會榮譽理事長林旺根、甲桂林廣告公司總經理陳衍豪來擔任與談人。



 王成機表示,代銷業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扮演從參與建商買地、規劃設計、行銷廣告、代理銷售甚至到交屋等的全方位服務,可以說是建商的代言人,也是建商和消費者的交易輔助人,因此地政司期許代銷業扮演更積極、正向的角色,並應恪守法定業務責任,並應瞭解消費需求,化解消費糾紛,提供符合規範契約,落實解說簽章義務。



 至於昨天獲得安心代銷金獎的5家代銷公司,不論在遵循實價登錄2.0相關規範、訂金返還、契約書無條件事先提供給消費者審閱等方面,都做到合乎規範、公開透明,服務品質、資訊揭露、消費者權益等都做到最到位。



 對於地政司的期許,王俊傑主張,未來應朝向產銷分離的制度來努力,儘管建設公司自行銷售、也必須要成立銷售公司,另外也建議政府主管機關建立公版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書,相信預售屋的交易糾紛一定會愈來愈減少。



 林旺根表示,最近個人才完成「我國預售制度之演進與變革」,代銷業從早期發展迄今的法制化時代,產業升級和變革是非常令人感動,對於產銷分離制度,也非常認同,代銷業也可肩負起更多的責任,期許工商時報持續舉辦安心代銷評鑑活動。



 陳衍豪表示,代銷業在房市中扮演掌握資訊的角色,在建商與消費者之間發揮溝通及交易安全把關的功能,甲桂林廣告身處市場第一線,每年經手評估案件達200多筆建案以上,最能了解消費者的產品需求及喜好,對市場的變化也最為敏銳,而協助建商了解市場的需求,規劃出符合消費者期待的產品,對建商來說,可以減少資源的錯置與浪費;對消費者而言,可以找到滿意的產品,這正是代銷者最重要的角色。王成機也回應王俊傑提出的產銷分離主張,指出內政部已頒布官方版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據先前聯合稽查結果,有70%定型化契約是違反規定,但今年三月第五次聯合稽查結果,違規率已大大降低到10%,顯示業界已相當配合政府政策。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首要之務 別讓炒房客有機可乘2022/06/09發佈

面對房價、營建成本、通膨、利息聯袂上升,政府更持續強化房市管理,代銷業面臨多重挑戰,也肩負比以往更多的責任。代銷業者表示,當前首要之務就是配合政策,不做紅單買賣、不炒房、不讓炒房客有可乘之機,營造安心購屋的環境。



 內政部地政司司長王成機指出,鑑於預售屋交易仍有不少爭議,因此對代銷業有四大期許,首先,希望代銷業賺取合理利潤、勿炒作助長房價,其次應資訊充分揭露,包括:廣告真實、把關履約爭議、協助消費者確認契約條款和契約簽章解說、不動產說明書製作與解說等,以預防履約爭議,第三,代銷業銷售手法宜正當,勿營造購屋熱銷假象,第四,期許代銷業不忘初衷,成就受薪階級購屋夢。



 王俊傑表示,外界會誤解有的代銷業者炒作賣高,但實際上,房價是來自於成本的變動,而開發業是屬於加工業,土地、原物料都有其取得成本在,開發商將本求利,並不會想要刻意炒高房價,把房價上漲全部推給業者並不合理。



 王俊傑表示,面對政府打房、通膨、營建成本飆升等問題,建築代銷業者首要做的就是配合政府房市政策,不做紅單買賣、不炒房、限制預售屋合約轉售換約,積極控管不讓炒房客有機可趁;其次,做好開發商和消費者間的橋樑,讓買賣雙方站在對稱的兩端,促成交易順利完成;第三,多加管制炒房客,海悅也絕對嚴禁炒房、絕對不協助逃漏稅行為。



 林旺根表示,預售、代銷,歷經五十年的變革,此時工商時報首次辦理評鑑,個人覺得剛好可以讓代銷業者、公會自我檢視、省思,建構一個完備的制度,可使代銷業的專業度、獨立性更能被社會看見。而針對目前預售制度僅採備查制,對於相關規劃如公設分擔、約定專用部分等是否合法、合理尚乏審查機制,因此建請主管機關進一步結合建管及地政建構審查平台,方得據以發照建築,以消弭諸多紛爭。



 陳衍豪表示,不論在任何市場,當交易當事人之間存在著資訊落差時,容易產生道德風險的問題,不僅會讓交易速度變得緩慢也會增加交易的成本,尤其是預售屋市場,受到交易金額高且產品尚未完成的影響,交易雙方都會擔心暴露在風險中,容易使交易過程變的冗長且不具經濟效益。而代銷業者做為房市中掌握資訊的角色,自然也必須承擔資訊傳遞、及把關交易安全的責任,包括消費者的資訊、建商的資訊、產品資訊及價格資訊等,確實傳遞正確的資訊,減少交易當事人的認知差異、建構彼此的信任,正是代銷業的責任。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房價透明揭露 好還要再更好2022/06/09發佈

工商時報主辦的「台灣安心代銷評鑑頒獎典禮暨論壇」8日舉行,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左起)主持綜合論壇,中華不動產仲裁協會副理事長張元旭、信義代銷總經理李少康、創意家行銷副總經理柯仲武、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副財務長張欣民、慕樺廣告副總經理汪志遠等共同與談。圖/王德為



 預售屋納入實價登錄後,房價資訊透明化往前邁進一大步,產業界認為,除了房價揭露外,代銷業銷售流程所涉的所有資訊都還有加強揭露的空間,包括建商、建材、工法等資訊,以及經紀業者在相關資訊的專業判斷與解讀,都能提供購屋者更友善的交易環境。



 中華不動產仲裁協會副理事長張元旭表示,影響房地產交易決定的重要資訊包括物件、價格、環境、企業(起造人、設計人、營造人、銷售人)、契約內容、履約保證機制、使用限制及稅捐負擔等,資訊透明在消極面可避免交易糾紛,積極面更能促進交易公平、縮短交易流程、降低交易成本。雖然目前資訊揭露已有實價登錄2.0的基礎,但民眾仍欠缺解讀的專業能力,因此經紀業應扮演善盡交易資訊專業解說的責任。



 信義代銷總經理李少康表示,預售屋實價登錄後已經讓開價、成交價接近,但代銷有責任為業主創價,因此會有調價機制,也容易讓消費者混淆,因此與消費者完全溝通很重要,先向客戶明講銷售到達一定成數時會主動調整價格;展望未來,最好的做法就是「完全不二價」,透過相關平台,消費者一開始就知道價格,讓建商跟消費者的價格認定慢慢建立互信,讓目前「類不二價」成為真正不二價。此外,接待中心也可以主動揭露成交狀況,例如直接把可售戶別/已成交戶別貼出來。



 創意家行銷副總柯仲武表示,代銷業賣預售屋要獲得更多消費者的信任,除了價格透明化之外,建商土地、設計、材料、營造等成本都可以仿效實價登錄模式,在開始銷售前將各項成本揭露,讓消費者更能掌握購屋資訊。此外,銷售道具將建材、設備、工法都做詳細的介紹,材料設備可以考慮增加「認證」機制,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把關和保障。



 慕樺建築行銷副總汪志遠認為,消費者對預售屋的不安全感,來自建商財務體質是否能履約,以及未來成屋的施工品質好壞,現行的履約保證包括不動產開發信託、價金返還等五種,但對消費者而言保障並不是對等的,這是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至於施工品質,合約上並無註明營造業者,針對營造廠資訊更多揭露,也可以降低對施工品質的疑慮。



 消基會副財務長張欣民表示,站在消費者的立場,目前實價登錄2.0還有精進空間,有進一步升級到實價登錄3.0的可能性。包括預售解約要實價登錄,現行30日內完成登錄還可再縮短等。至於不二價銷售應做到實質不二價,特別是預售屋售價要做到明碼標示、沒有私下議價動作,配合價格更實惠,才稱得上真不二價銷售。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Omicron澆了房市一大桶冰水2022/06/09發佈
雖然看房不算群聚,我們國民卻「自主封鎖」自動減少外出,突然席捲的Omicron確診潮,在原本就要高檔轉跌的房市頭上澆了一大桶冰水。

台灣房地產突然急凍。剛剛過去的5月分,全月預售屋、新成屋的新增推案量估計僅有360億元,可能創下20年來的單月新低紀錄;過去熱鬧的329、520檔期都異常安靜,預售屋看房人數也大幅下降,我們可以預期,未來幾個月的成交棟數統計可能出現意外的新低。



短短幾個月前全台的房地產交易還熱到發燙,去年第四季的房屋移轉棟數差一點就突破10萬棟,全年累計交易近35萬戶,不只是多年來的新高,更只比總價小很多的汽車銷量少10萬,許多熱銷地區「賣房比賣車還容易」的現象令人吃驚。熱潮延燒到第一季,移轉棟數接近8萬5千戶,比去年多了4千戶,更比前年第一季多了1萬4千多戶。



〈鏡評〉在房屋交易火熱的3月曾經提醒讀者,此時買房要有「擇偶的心態」,條件對的、財力穩健的,看到好的自住房當然不要放手,但是如果想的是投機賺差價,那就必須三思再三思了。政府「打炒房」的政策非常徹底,老一輩那種靠買賣房子累積財富的經驗,絕對、絕對、絕對不可能在2、30歲這一代身上複製,年輕朋友們一定要謹記在心。



房市瞬間冷凍不是台灣獨有的現象,美加澳紐、許多歐洲國家都出現熱烈的交易突然消失、急漲的房價緊急煞車的現象,統計數字很多,大家網路上找一下就有。我們舉紐西蘭做例子,紐西蘭消費者協會(Consumer NZ)調查「最佳買房時機」,去年10月有25%的受訪者打勾,今年2月暴跌剩下16%。歐美國家房貸利率陡升,還有股市、特別是年輕人瘋搶的網路新創公司股價暴跌,年輕族群資產縮水、房貸月付額又大增,滾燙的房市自然急凍。



台灣沒有捲入歐美房地產炒風,卻同樣發生急凍現象,主要原因跟中國相近:Omicron造成的經濟封鎖效應。中國是政府強力封城,造成各大城市房產交易崩跌腰斬。台灣則是「自主封鎖」,雖然看房絕對不算是群聚,我們國民卻自動減少外出,突然席捲的Omicron確診潮,在原本就要高檔轉跌的房市頭上澆了一大桶冰水。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第1頁813815最後頁
共8876筆/共888頁
聯絡資訊
公司圖片
地址:桃園市桃園區正光二街139號
電話:0910674898
0910674898客服電話
網站QR Code
http://www.桃園全區廠房買賣出租網.tw-Web-QR-Code
網站資訊
瀏覽人數:255,310
房仲登入:登入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幼獅廠房,幼獅廠房出售,幼獅廠房出租-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