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價登錄迄今已上路滿10年,根據不動產業者統計,全台與七大都會區行政區的10年房價漲幅,發現2012年全台房屋單價為18.1萬元,2021年增加至26.9萬元,全台10年房價漲幅高達48.6%、漲幅近5成。
觀察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等七大都會區的房價漲幅,其中,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的房價更是直接翻倍。
根據《591實價登錄》統計,在實價登錄上路屆滿10周年之際,全台灣的房價也可以看到大幅成長,除了全台灣的平均房價漲幅48.6%以外,七大都會區10年來的平均漲幅也頗為驚人,各都會區平均漲幅依序為台南市189%、高雄市137.8%、台中市118.9%、桃園市84.4%、新竹縣市67.1%、新北市42.2%、台北市20.7%。
中南部房價火熱 10年漲幅翻倍
《591實價登錄》指出,台南市漲幅高居七都之冠,漲幅前三名的行政區分別為安南區、南區以及仁德區。安南區在北外環快速道路建設下,縮短與南科之間的距離,區域內熱門的九份子重劃區,吸引不少南科新貴置產,推升當地房價。而南區則有水交社重劃區與舉喜重劃區,前者鄰近市區,生活機能完善;後者有86快速道路,接收不少南科工程師、安平工業區客群。仁德區因為聯外交通便利,且工業區就業機會帶來人口紅利,還有捷運藍線議題,吸引不少東區外溢買盤。
全台與七都10年房價漲幅
縣市
平均漲幅
漲幅前三名行政區
2012年房價
2021年房價
10年漲幅
台北市
20.7%
萬華區
42.7
59.1
38.4%
南港區
62.9
84.5
34.3%
北投區
42.5
56.3
32.5%
新北市
42.2%
板橋區
24.0
50.7
111.3%
鶯歌區
13.2
25.8
95.5%
三峽區
19.8
30.2
52.5%
桃園市
84.4%
龍潭區
7.3
18.2
149.3%
楊梅區
7.4
17.5
136.5%
桃園區
15.3
28.7
87.6%
新竹縣市
67.1%
竹北市
18.9
35.6
88.4%
北區
13.9
24.1
73.4%
香山區
12.4
21.4
72.6%
台中市
118.9%
潭子區
9.6
27.7
188.5%
清水區
5.6
15.9
183.9%
東區
11.3
31.7
180.5%
台南市
189.0%
安南區
5.3
21.6
307.5%
南區
5.3
17.4
228.3%
仁德區
7.2
20.7
187.5%
高雄市
137.8%
大寮區
4.4
16.6
277.3%
小港區
6.2
18.5
198.4%
橋頭區
6.0
17.7
195.0%
全台
-
18.1
26.9
48.6%
▲資料來源:591實價登錄;單位:萬元/坪
房價10年成長次之的縣市為高雄市,其增幅前三名的行政區依序為大寮區、小港區及橋頭區,皆為高雄蛋白區,房價原屬低基期具補漲效應。大寮與小港因工業區大量就業機會支撐當地住宅需求,同時有捷運行經、機能不俗;此外,小港還有新光三越OUTLET「SKM Park」進駐,發展成熟。而橋頭除了原有的科學園區議題外,去年底台積電宣布在鄰近的楠梓設廠,連帶也讓橋頭新市鎮房市火熱。
10年房價漲幅位居第三的台中市,房價成長最多的區域依序為潭子區、清水區及東區。潭子受惠國道四號豐潭段連接台74線重大建設,成為山城出入門戶,逐漸消弭與市區的落差,不少北屯外溢買盤到此置產。清水則因為三井OUTLET進駐,台中港重劃區推案大爆發,加上往返中科便利,房價親民的海線吸引不少中科新貴,房價搖身一變。最後東區近年在大車站計劃、鐵路高架化、三井LaLaPort等題材下,為房市帶來利多,翻轉以往市容老舊的印象,助長房價跳升。
桃園、新竹受惠外移人口 重劃區大發利市
房價成長速度超越全台平均的還有桃園市及新竹縣市,桃園因為大量雙北輕移民,房價10年來成長8成,尤其交通便利之處,漲勢明顯,包括龍潭、楊梅以及桃園區。龍潭因國道3號增設龍潭第二交流道,也讓該區吸收部份來自國道3號沿線南下的北客。而楊梅則因五楊高架縮短往返台北的距離,促使雙北買盤增加。桃園區則有捷運綠線,未來可轉乘至台北,加上區域內有中路、經國及小檜溪等眾多熱門重劃區蓬勃發展,房價表現亮眼。
新竹縣市10年房價漲幅則超過6成,以竹科買盤為主的新竹,漲幅最多的行政區依序為竹北市、北區及香山區。其中竹北區域內包括縣一、縣二、縣三與高鐵特定區4大重劃區,為竹科客首選,推升房價飆漲。而北區為新竹舊城,生活機能完善,在鄰近的東區房價大漲之下,外溢效應優先受惠,不少竹科新貴轉往區域內的金雅重劃區購屋。而香山區則因公道三新闢道路,不僅加速到竹科的距離,同時也吸引部分來自頭份及竹南的客群。
雙北基期已高 外溢買盤湧三峽、鶯歌
最後,房價漲幅尾段班不意外就屬雙北市,在房價基期較高之下,10年漲幅分別為新北市42.2%與台北市20.7%。新北市房價成長最多的行政區依序為板橋、鶯歌與三峽。板橋各區段發展差異大,不少邊陲地段易拉低整體房價,不過自2016年江翠重劃區推出首案後,近年交易量多集中此,加上捷運環狀線通車,板橋房價表現更是扶搖直上。而鶯歌與三峽受惠於捷運三鶯線興建,尤其在三峽北大特區機能發展成熟之下,房價逐年走高,致使鶯歌吸收北大特區外溢買盤。
房價漲幅之末就屬台北市,10年僅成長2成,增幅依序為萬華區、南港區與北投區。萬華區除了既有的西門町商圈機能發達,加上西區門戶計劃題材與萬大中和線動工加持,推升整體行情表現。而南港區則擁有四鐵共構、南港經貿園區、南港生技園區、流行音樂中心及三井Lalaport進駐,建設議題豐富,房價看漲。捷運紅線行經的北投區生活機能成熟,更擁有大型醫學中心,買盤除了醫師外,親民的房價也吸引周邊士林天母退休族,且士林北投科技園區建設利多,房價可望再上漲。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