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獅廠房,幼獅廠房出售,幼獅廠房出租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幼獅廠房,幼獅廠房出售,幼獅廠房出租.租楊梅幼獅廠房出租有水電天車廠登,找合法便宜的新廠房.中古小坪數廠房買賣,租楊梅幼獅工業區的廠房出售,租幼獅廠房,幼獅廠房買賣.查詢大桃園工業區廠房價格實價登錄行情,請找桃園廠房仲介-www.桃園全區廠房買賣出租網.tw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第1頁838840最後頁
共8534筆/共854頁
顏炳立用「20個字」形容Q1房市2022/04/01發佈

戴德梁行2022年3月31日舉辦2022年Q2房市展望預測記者會,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表示,「2021年是炒作的房市,2022年則面臨政府打炒房,資金即將斷鏈。」第一季房地產市場是「市價賣不掉、低價買不到、買方不任性、賣方不認命」,虎年本來應該是「虎嘯」結果只剩下「貓聲」,顏炳立形容接下來的房市會是「厚德載物、德不配位」的狀態,房價炒作的蛋白區「德不配位」將會面臨修正。但是2022年房市整體仍有「資金多、利率低」的雙條件,所以房市整體仍保持樂觀,不過,政府政策「打炒房、斷金流」則會讓房市黑天鵝變大隻。


▲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表示,「2021年是炒作的房市,2022年則面臨政府打炒房,資金即將斷鏈。」

▲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表示,「2021年是炒作的房市,2022年則面臨政府打炒房,資金即將斷鏈。」

央行雖然利率僅調升1碼,對於持有人影響不大,可是這個升息動作會讓房市買氣收斂。顏炳立認為,禁止預售屋換約轉售將會讓市場交易動能受到重創,剛性自用成為主流,賣方依舊開天價,買方堅持不追價,成交量產生拉拒而下滑,銷售率也會因此拉長期限,但是對於資產雄厚建商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中小型建商則比較讓人擔憂。他說,「估計2022年推案量將再漲10%,但價格、買氣皆會穩定收斂,創高價的幅度變緩。」至於豪宅市場「那就是帶刺的玫瑰,有買氣、但還是會持續收斂。」



2022年房市會因為打房效果慢慢發酵,逐漸回到正軌,投資客的炒房夢碎,市場交易動能也會因此減緩。顏炳立形容上半年房市是「厚德載物、德不配位」,他解釋,賣很好的房價必須得有很好的地段跟物件,若是靠炒作上來的,一旦承載不了就會垮掉,「炒作過度的價格在完工之後自然就會修正。」顏炳立指出,2021年屬於炒作的房市,但2022年在各部會接連打房,甚至斷金流的情況下,預期房市將是「冬瓜的名模」,沒有能力或是基礎條件不夠的蛋白區「房價怎麼上去就怎麼下來。」

 


▲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表示,第一季房地產市場是「市價賣不掉、低價買不到、買方不任性、賣方不認命」。

▲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表示,第一季房地產市場是「市價賣不掉、低價買不到、買方不任性、賣方不認命」。

顏炳立強調,房市是由「資金、利率、供給、需求」決定房價。其中,「資金與利率」只要斷掉其中一支,房價就會冷卻,這兩項目前看來還是僵持不下;「供給與需求」部分,預售屋禁轉通過後,炒作退場,回歸自住,需求就會明顯降溫。



提到房價是否會跌,他認為,「市場已經轉為剛性買盤自住買方市場,價格大於價值的產品,會出現價格調整。」他推測,2022年全年買賣移轉棟數將達31萬棟,較2021年縮減3.8萬棟、降30%;土地交易總額預估2500億、年減10%;商用不動產市場總額預估1500億,與2021年持平。2022年因為買方不會任性追價,而建商也不願認命降價賣,價格漲跌之間僵持不下,量縮、價難漲,最終房價仍是一個字「穩」。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Q1土地單季三年新低量,「這兩類」成新興戰場2022/04/01發佈

戴德梁行2022年3月31日舉辦2022年Q2房市展望預測記者會指出,2022年第一季台北市A級辦公大樓空置率為4.2%,較上季微幅上升0.1個百分點。其中以西區上升0.8個百分點為最多,敦北民生區上升0.5個百分點次之;然南京松江區下降0.9個百分點,空置率僅0.2%。


▲央行宣布升息,壽險業出價彈性限縮,土地單季交易量三年新低,捷運土開及公辦都更成新興戰場

▲央行宣布升息,壽險業出價彈性限縮,土地單季交易量三年新低,捷運土開及公辦都更成新興戰場

辦公大樓空置率持平 區域間互有消長



隨國內外疫情逐漸降溫,居家工作告一段落,企業也紛紛啟動返回辦公室政策,需求持穩,全市平均租金為每月每坪2,620元。信義區辦公大樓租金緩漲,以每月每坪3,220元為最高,敦南區每月每坪2,420元次之。展望未來2年將投入市場之辦公新供給,僅有富邦A25,預計於2023年問市。短期內在核心區供給仍不足支應需求之情形下,租戶評估轉向外圍新興南港辦公商圈。另後疫情時代,因應工作型態改變,放大辦公室公共空間,封閉固定與開放流動的靈活彈性辦公室規劃蔚為潮流。



迎合民生需求 超商冷凍生鮮商機增溫



隨著疫苗覆蓋率提高,再加上適逢農曆春節採購潮,帶動零售業營業額提升。統計至2022年1月,綜合商品零售業營業額年增9.1%;超級市場、量販店營業額順應春節採購高峰,呈現雙數位成長,分別年增17.1%、12.5% ;百貨公司營業額則年增6.6%;便利商店營業額年增5.9%。各商圈空置幾近持平,進駐商家更迭遞補,各商圈業種逐漸洗牌。部分連鎖保養品、服飾店退出忠孝商圈,藥妝店及夾娃娃機店陸續進駐,空置率來到16.9%,上升1.9個百分點。中山南京商圈本季空置率維持7.2%,除連鎖西裝服飾店「青山洋服」退出台灣市場,特賣會及餐飲業者陸續進駐。連鎖藥妝店則持續撤出西門商圈,部分房東採分租去化店面,吸引小單位商家進駐,空置率微幅下降至21.1%。



因應疫情延伸的生鮮及輕自煮需求提升,無印良品美麗華旗艦店首次推出50坪生鮮蔬果食品專區;全家「FamiSuper選品超市店」在忠孝商圈亮相,以15坪面積超市專區滿足生鮮蔬果的採買需求;7-ELEVEN推出「OPEN NOW」快超市概念店,擴增生鮮及冷凍品項,超商逐漸超市化帶動商機。



央行宣布升息  壽險業出價彈性限縮



本季投資市場交易額為335億元,與2021年第一季締造歷史紀錄相比減少28%。看好市場前景,壽險業砸重金購買投資性不動產,投資金額達213.5億元,佔比64%,其中中國人壽以120.5億及32億分別購入台中豐邑市政核心大樓及台北潤泰金融大樓,前者創下台中市史上最高單筆交易金額,另有全球人壽以58億元打包新竹國賓大飯店等三棟複合商業大樓。因台北核心區投資標的難覓,買家轉向台中,致躍升為投資熱區。另以產品觀之,科技業持續購置自用廠辦大樓及廠房,惟交易規模不大,均在新台幣10億元以下。



由壽險業大舉買下商用不動產觀之,其看好市場發展前景,尤其鎖定精華區收益穩定之產品,然央行於3月17日宣布升息1碼,將影響壽險業購置不動產出價彈性,惟利率仍處在歷史相對低點,預期資金仍將保有動能,伺機而動。



土地單季交易量三年新低  捷運土開及公辦都更成新興戰場



根據戴德梁行統計,2022年第一季土地交易量僅新台幣455億元,為近三年單季最低成交量。戴德梁行表示,2022年第一季的工業土地交易量依然穩定,商業土地供給則大幅減少,住宅土地亦低於近三年之單季平均交易量。目前看來第二季並無大規模公有土地釋出,因此泰豐中壢舊廠的2.69萬坪住宅土地、1.72萬坪工商綜合區土地及三重集賢路的2千坪土地將是第二季最具指標性的標售戰場。



戴德梁行表示,雖然2022年才走過第一季,但從央行2021年四度實施房地選擇性信用管制,2022年3月再宣布升息,已能明確感受到2022年土地交易市場周遭的冷空氣,儘管央行表示升息係為抑制通膨預期而非打炒房,但對中小型建商而言,2022年要取得土地之難度將更高。



戴德梁行分析,2022年建商除了必須謹慎面對政府抑制房價的政策,同時亦承受著人工、建材成本持續上漲的壓力,加上過去幾年取得的土地成本是年年高漲,整體而言無讓利空間,房價無下跌條件。對於資本雄厚的大型建商而言,緊縮土地貸款成數或升息一兩碼或許影響不大,獵地趨勢仍將持續,但出手前之評估將更趨謹慎,預估2022年土地交易量將明顯下滑。



面對土地取得日益艱難的窘境,戴德梁行指出,參與捷運土開及公辦都更將是開發商另闢新興戰場的絕佳途徑。包括捷運萬大線及新北環狀線等沿線車站的捷運土地開發。另外公辦都更案,如台北車站特定專用區E1E2街廓及台大紹興南街基地再生計畫等,捷運土地開發及公辦都更,免除購地成本,將是2022年開發商角逐的戰場。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房市恐泡沫?顏炳立:吳郭魚當石斑賣,蛋白房市將打回原形2022/04/01發佈

房市黑天鵝陰影持續籠罩?顏炳立斷言今年房市:「厚德載物,德不配位,蛋白區將打回原形,猛虎現形變家貓。」



「說台灣房市會泡沫太誇張,台灣(房市)不會倒,只是會跟這張照片一樣,頂多只是打回原形,」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直言,過去一年,台灣房市過度炒作,尤其是預售屋,蛋白區開價:「明明是台灣鯛,卻當成石斑魚賣,當然會出事!」



今年(2022)以來,房市黑天鵝一波接一波,除了大環境有戰爭、升息、通膨等考驗,對內則是政府打房頻頻出招,顏炳立生動比喻,過去開發商說不受打房影響,但現在是內政部、財政部、央行統統都來,打房七煞拳齊出,拳頭四面八方打來:「直接斷你(開發商)金流,你怎麼擋?擋都擋不住。」



黑天鵝齊出,這位專家怎麼看台灣今年房市?顏炳立形容:「一句話,就是『厚德載物、德不配位』。」



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林鳳琪攝



「厚德載物」「德不配位」皆出自《易經》,是指君子的品德應如大地般厚實可以承載萬物。德不配位則是一個人的德行若配不上自己的地位。



近年,在台商回流與低利率資金狂潮帶動下,台灣不少重劃區新推案預售屋,開價一路走高。顏炳立舉例,天母每坪200多萬,而同期大安區每坪房價才160萬。



再如前陣子,高雄在台積電設廠話題炒作下,昔日被視為邊陲蛋白區的預售屋,開價每坪直接從10幾萬元翻漲至30萬元,但同期,高雄傳統房市黃區,成屋每坪房價才10幾萬元。



「你問我房價合不合理,很簡單,魚(買方)這麼小,餌(房價)這麼大,看得到也吞不下去,」顏炳立預言,市場將回歸自住剛需,買方將更理性:「蛋白區房市一定會下修!」



但房價會同步下跌嗎?顏炳立斷言,因市場資金仍多,利率仍低,短期要看到房價下跌:「一句話,恐怕你得等到花兒也謝了……。」



雖然房市黑天鵝盤旋,台灣房市今年轉趨保守,但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楊長達透露,過去幾年,地方政府積極標售公有地,今年態度將轉趨保守。在土地供給面仍不足的情況下,房市依然有撐。



土地單季交易量三年新低,捷運土開及公辦都更成新興戰場 



根據戴德梁行統計,2022年第一季土地交易量僅新台幣455億元,創近三年單季最低成交量。



戴德梁行表示,雖然今年才走過第一季,但從央行去年四度實施房地選擇性信用管制,今年3月再宣布升息,已能明確感受到今年土地交易市場周遭的冷空氣,儘管央行表示升息係為抑制通膨預期而非打炒房,但對中小型建商而言,今年要取得土地之難度將更高。



除了政府打房政策,建商同時承受人工、建材成本上漲的壓力,加上過去幾年取得的土地成本是年年高漲,整體而言無讓利空間,房價無下跌條件。



戴德梁行分析,對於資本雄厚的大型建商而言,緊縮土地貸款成數或升息1、2碼或許影響不大,獵地趨勢仍將持續,但出手前之評估將更趨謹慎,預估今年土地交易量將明顯下滑。



相較於住宅市場轉趨保守,商辦市場在需求強勁、供給面短期仍不足情況下,市場依舊熱騰騰。



信義區A辦,每坪租金站上5000元,南港也從每坪千元跳漲至3000元,戴德梁行提醒,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南港將有大量新落成商辦釋出,屆時恐衝擊台北市舊商辦大樓租金行情。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原物料、工資飆漲 不動產業示警 中小型建商恐掀倒閉潮2022/03/31發佈

原物料飆漲、基本工資調升,加上政府多重打房,中小型建商已經撐不下去,預期8、9月會有一批倒閉潮,將波及購屋民眾。(本報資料照片)



 年底九合一地方選舉將至,政府打房一波波,不動產業喊痛!台北巿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表示,國際原物料飆漲、基本工資調升,再加上多重打房措施,中小型建商已經撐不下去,預期8、9月會有一批倒閉潮,將波及購屋民眾與國內景氣,衍生社會問題。



 繼中央銀行對房市祭出選擇性信用管制後,內政部研擬《平均地權條例》與《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修正草案,對預售屋限制換約轉售、管制私法人購屋、禁止炒作行為、規定解約須申報登錄等措施,最快明天提報行政院院會審議。不動產業者抨擊,上述修正草案有許多不合理之處,將令產業雪上加霜。



 「從業30多年來,今年是不動產業最艱困的一年!」陳勝宏說,政府一連串打房下來,不動產業已經非常慘,在去年、前年有簽訂合建更新案的中小型建商,毛利率不會超過3成,但現在物價、工資整體漲幅就在3成以上,經營陷入困境。



 陳勝宏表示,央行已緊縮土地建築融資,為防範建商囤地,規定建商取得土地後18個月內必須開工,但近來國際原物料暴漲,資金有限的中小型建商,不是資金不夠,就是買不到建材,只能將土地、建案丟出來,盤給大型建商,甚至關門倒閉,預期至8、9月會倒很多建商。



 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楊玉全直言,內政部在上述修正草案中禁止預售屋換約,這已違反《憲法》。陳勝宏認為,政府要抑制炒房,應該先調查是誰在炒房,再就這根源處理,違法的人用法律制裁,而不是限制預售屋買賣合約移轉。



 陳勝宏進一步指出,如果法律規定不准換約,一旦有換約需要,就只能解約、繳納違約金,此舉將造成人民財產損失,依《憲法》第15條規定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障,內政部的修法已經違憲。



 楊玉全表示,預售屋都要經過數年的興建、交屋期,這段期間消費者換約有各種原因,如出現經濟變故、健康因素、離職、遷徙、因選擇性信用管制出現融資缺口等,不能一刀切式的認定「換約就等於是炒房」。



 另修正案規範公司、基金會等私法人購買房屋採「原則禁止,例外許可」,必須向政府申請,即使獲准買房,又限制5年內不得轉讓。



 楊玉全說,縱觀全世界民主國家,沒有禁止私法人購買住宅,政府要防止炒作,應該用重稅手段。去年7月修法「房地合一稅2.0」已針對5年內法人買賣成屋、預售屋,採45%~35%的實價重稅,若仍嫌稅負不重,可以進行檢討,但不應全面禁止,殺雞取卵。



 楊玉全質疑,私法人交易案一年約7、8000件,以目前中央政府人力,1件申請案大概要花3至5個月,甚至1年才能審查完成。陳勝宏指出,買賣是自由巿場行為,政府審核時間拖這麼久,會影響人民權益。



 巿場人士無奈地表示,建商推預售案,面臨不准換約、私法人要申請許可;若採「先建後售」又有囤房稅問題;若「邊建邊售」,以目前物價一日三巿,無法估算成本,也有一定難度,希望政府不要添亂,讓業者無所適從。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重量級建商搶插旗 彰化房市夯2022/03/31發佈

力拚升格的全台第一大縣-彰化縣,近年來,吸引北部多家重量級建商插旗購地,從去年至今年首季,已知包括遠雄、長虹、寶佳、春虹機構四家北部建商大舉購地,合計在彰化砸下16.6億元、獵地面積超過5,000坪,且對彰化市、高鐵特區及員林市的「彰鐵林」三核心區段關愛有加。



 據最新實價登錄揭露,彰化市建國科大旁的「延平段」1,428坪土地,今年1月以總價2.06億元,被來自桃園的春田建設買下,成為彰化縣今年首筆億級住宅用地交易。



 台灣房屋彰化大埔特許加盟店東邱垂杜表示,該土地與繁榮的大埔商圈近在咫尺,又與學校為鄰,發展前景可期,因而吸引建商目光。據悉,春田建設是春虹機構的相關企業,而該機構在建國科大一帶佈局甚早,過往也有推案經驗,因此建商雖從桃園南下,但對區段有一定熟悉度。



 邱垂杜表示,彰化市近年因地價上漲,市中心一帶已少有單戶總價低於2,500萬的透天新案,加上彰化市的住宅區容積率偏低,可興建的樓層不高,推估春田建設新購入的土地,未來有望規劃總價2,000萬元左右的透天產品,以親民別墅的姿態吸引消費者目光。



 根據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觀察,近年北部建商南下彰化的動作頻頻,如去年2月,長虹建設斥資5.9億元,收購員林市1,474坪精華地;全台最大建商寶佳機構,去年5月也以自然人名義,砸下逾7億元買進彰化市中心近千坪土地;遠雄建設去年7月耗資1.2億元,拿下彰化縣府標售的高鐵站區1,180坪住宅用地。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資深經理陳定中表示,北部建商南下彰化,奉行「跟著建設走」的原則,彰化市未來有中友百貨BOT案、台中捷運延伸的遠景可期;員林市近年因鐵路高架化完工、184重劃區開發,發展蒸蒸日上,後續還有東彰道路開闢的交通利多;橫跨田中與社頭的彰化高鐵特區,則有田中基督教醫院、台鐵田中支線等公建題材,加上彰化近年吸納許多企業投資,且彰化擁有百萬人口的厚實剛需,吸引北部重量級建商積極卡位彰化。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陳勝宏:8、9月恐掀建商倒閉潮2022/03/31發佈

各部會猛打炒房,房價沒被打到,建商恐怕先被打趴。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陳勝宏表示,在近一年多打炒房政策中,殺傷力最大的,非央行連續四波的不動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莫屬,預料8、9月將因此出現一波建商「倒閉潮」!



 陳勝宏表示,持續一年多來,各部會接連祭出連環拳打炒房,分析各樣政策,對建商殺傷力最猛的政策,就是央行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尤其限縮土地融資貸款額度更是殺手鑑,成數從原來的七成,一路急壓到五成、另保留一成限定動工才予以撥用,等於只剩下四成。



 最近央行更進一步加碼,限期18個月內動工,否則依比率收回土地融資、或調高利率。連續下了四道金牌之後,政策後座力已開始展現。



 陳勝宏強調,有一些財務結構較欠完善、資金調度能力較弱中小型建商,或者新建商,是央行選擇性管制措施下首當其衝的受害者,不只面臨資金壓力,甚至開始求售手中的土地。他預期,接下來估計到8、9月時,會出現一波建商「倒閉潮」,而且「一定會出現!」



 陳勝宏分析說,目前購地貸款財務槓桿,已無法操作得太大,自有資金必須非常足夠,再加上現在從請照到發包,碰到最大挑戰就是營建成本飆升,發不了包、買不到材料,即使搶工搶到了、發包下訂單了,成本又非常昂貴,「所以我估計,半年之後,這個效應就會出現。」



 陳勝宏還說,對於大型建商來說,這一波波的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傷不到的啦!」衝擊普遍不大,甚至已有不少大型、上市櫃建商備妥資金,準備伺機接手,其他撐不下去的中小型建商釋出的土地。而最近央行祭出18個月買地取得土地融資後,要限期動工,也使每家銀行都緊盯每一筆土地融資案件,天天向建商追進度。



 另外,陳勝宏也談到現在建築業經營環境,「是我從事建築業30多年以來,第一次碰到過最具考驗的一次!」營建成本飆到史上最高點,讓建商採購不到建材,否則廠商報價是「時價」,這是建商最大的「痛點」,要推出預售屋,根本抓不到實際的成本;如果要改採先建後售,等房屋蓋好、成本確定再開始賣,又會面臨建商待售成屋囤房稅的夾殺;再加上升息趨勢確立、通膨壓力加劇,在在都考驗著建築業的經營智慧。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預售換約房地合一費用認定更嚴格2022/03/31發佈

國稅局近日針對預售換約的移轉費用有新的認定,預售屋換約不接受總價3%或30萬取其低當作成本,只認定已付款項加上獲利的3%作為成本,對於自售或仲介費用不到30萬元的個案,要繳的稅變得更多,舉例購買1000萬元的預售案,已經支付給建商100萬元的款項,換約轉手獲利100萬元,若不提供費用證明,45%的房地合一稅率下,原本要繳31.5萬元的房地合一稅,現在則要繳42.3萬元的房地合一稅。


▲請注意!預售換約房地合一費用認定更嚴格

▲請注意!預售換約房地合一費用認定更嚴格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此次國稅局對於成本認定更為嚴謹,限縮市場上利用30萬免稅額的操作空間,先前官方統計,預售換約房地合一稅適用20%以下稅率、加上賠本賣屋免課稅案件合計3006件,平均每件課稅金額僅2329元,由於過去一段時間房價有一定漲幅,預售換約不太可能出現賠售狀況,應該有些案子利用30萬的節稅空間,小賺就跑,因此才出現許多免稅或低稅的案例。


▲預售換約未提供移轉費用證明試算(資料來源: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整理)

▲預售換約未提供移轉費用證明試算(資料來源: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整理)

此次預售換約房地合一稅費用認定部分,主要針對移轉費用不提出證明文件,過去市場認知是以總價的3%或者30萬取其低,等於有30萬的免稅空間,因此有些投資客利用此空間短線操作,不過新的認定方法,則是按已付款項加上獲利的3%,若已付款100萬元,獲利100萬的狀況試算,以前可以有30萬做為費用扣除,現在只能扣除200萬的3%,只剩下6萬塊可以扣除,等於關掉利用3%費用免稅的操作空間。



曾敬德表示,雖然新的認定方式不見得是為了打炒房,但可以看得出各部會都想盡辦法避免市場出現投機空間,預售市場在短期投機退場後,整個市場會漸趨穩定。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新北「囤房稅」是否調高非自住房屋稅稅率?2022/03/31發佈

新北市政府稅捐處表示,目前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修正案已送議會審議,後續一定會充分向議會溝通及說明,爭取議會支持通過。本次修法係秉持落實居住正義、不增加租屋者負擔、實現量能課稅及租稅公平。民眾個別的意見予以尊重,市府會照既定行程進行相關修法程序。


▲新北市政府稅捐處表示,目前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修正案已送議會審議,後續一定會充分向議會溝通及說明,爭取議會支持通過。

▲新北市政府稅捐處表示,目前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修正案已送議會審議,後續一定會充分向議會溝通及說明,爭取議會支持通過。

至於是否調高非自住房屋稅稅率,考量目前非自住房屋最高稅率3.6%已達自住房屋(1.2%)之3倍,且高於營業用房屋稅率(3%),所以財政部於2021年徵詢各縣市意見時,90%以上縣市皆認為不宜再調高。



另為降低租屋者負擔,此次修法也有相關機制,如社會住宅、包租代管等排除適用差別稅率,以引導多屋族釋出空屋,增加租賃住宅市場之房屋供給,透過市場供需平抑租金,並促使租賃住宅市場透明化、制度化,以保障租屋者權益。



而房價高低涉及層面甚廣,如資金面、利率高低、市場供需等因素,並非只有稅制問題。目前新北市為滿足民眾住的需求,住宅政策有提供社會住宅、租金補貼等多面向方式,以落實居住正義。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基捷定案帶看增3成 賣家惜售 在地人憂買不到房2022/03/31發佈



▲基隆捷運上月拍板定案,從輕軌變捷運規劃,讓沿線房市受惠。(基隆市政府提供)




基隆捷運在上月拍板定案,軌道利多強勢帶動沿線房市熱潮,尤其第一階段南港到八堵沿線,更以汐止為話題焦點,而被規劃為基捷第二期的終點站基隆,自月基捷宣布以來,為當地吸引大量買氣,整體帶看量增長逾3成,在地自住客更憂心若此時不買,未來將無力負擔。

目前基隆不僅買方憂心買不到房,賣方亦抱持強烈惜售心態,東森房屋基隆仁愛加盟店鄭安序表示,由於基捷方案剛宣布,整體房市頗有醞釀向上之趨勢,因此自住賣家也擔心若在目前時間點出售,未來價格將無法負擔。以未來基隆捷運第二階段所在之仁愛區來說,近3年電梯大樓漲幅12%,公寓及華廈產品則呈現超過2成5之漲幅。

鄭安序表示,目前市區中古大樓單價行情約落在26萬元、華廈產品落在24萬元,而公寓行情則在19萬元左右。指標建案如信義區之「璽悅」最高單價落在41萬元,總價約在2200~2300萬元間,以及「新橫濱」單價落在31~32萬元間,總價在1100~1300萬元上下。

 






基隆站漲幅居冠 三坑、百福站單價高

另外,東森房屋研究中心根據實價登錄,也統計基隆市內各台鐵車站周遭2.5公里近3年單價漲幅,以基隆車站漲幅最高為15.4%,八堵及暖暖站緊追在後漲幅皆為13.2%,然而三坑站及百福站卻有不輸甚至高於基隆車站的單價表現。

鄭安序分析,暖暖站由於新建案較多,交易量相較其他站多,也因此漲幅相對大;八堵站目前則新建案較少,未來若蓋起來後,補漲程度將不容小覷。而百福站由於距離七堵較近,而七堵漲幅本來就大,加上捷運議題加持,因此單價偏高;而三坑站則因很近市區,案件較少,不僅環境清幽且價格比市區便宜,使得客戶指名度高,未來漲勢以及單價高是可預見的。

鄭安序店長表示,基隆市中心生活圈可大致分為安樂區長庚商圈、信義區愛買商圈、仁愛區銘傳國中商圈,過在2017年港西高架橋完工後,市區可直接上高速公路,大大縮短與汐止、台北交通時間,也因此讓基隆承接許多汐止,甚至台北之外溢買盤,鄭安序店長表示,「基隆十分鐘可以到汐止,卻可省幾百萬」。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北市商辦持續去化「雙數據」再度下探2022/03/31發佈

台北市全新辦公室供給仍有限,且在企業穩定擴張租賃需求情況下,整體空置率持續下探,預期到年底租金仍呈現上漲趨勢。根據高力國際最新「2022年第一季台北市商辦市場調查」顯示,首季北市辦公室總量體維持近99.5萬坪,總承租面積約96.2萬坪,換算空置量體僅剩3.3萬坪,空置率僅3.34%,雙雙再下探新低。同樣的,在史上最低空置率的目前,本季辦公室平均租金持續走揚,來到2,379元/坪/月。


▲北市辦公室量體持續去化,「空置率」與「空置量」雙雙再度下探

▲北市辦公室量體持續去化,「空置率」與「空置量」雙雙再度下探

高力國際租戶服務部資深執行董事楊慧明指出,目前台北市的空置量體是零散在各級大樓及各商圈,對租戶選址搬遷確實相對有難度,頂級大樓供給最緊張,目前空置率僅2.38%,僅剩下8,235坪的空置面積可供選擇、A級大樓空置率3.06%,換算也只有1萬餘坪、B級大樓相對選擇較多,空置量近1.5萬坪,大約4.76%的空置率。可以顯見的是,這幾年在企業獲利穩定所帶動的大樓升級需求的趨勢,等級越好的大樓需求越穩。以商圈來看,除民生敦北、西區空置率超過5%外,其餘五處商圈空置率都在2.5%以內。


▲高力國際租戶服務部資深執行董事楊慧明指出,目前台北市的空置率僅2.38%。

▲高力國際租戶服務部資深執行董事楊慧明指出,目前台北市的空置率僅2.38%。

台北的商辦租賃市場在空置率連年往下的帶動下,租金一路走揚,2022年第一季仍延續同樣趨勢,頂級大樓租金來到3,424元/坪/月、A級大樓約2,458元/坪/月、B級大樓約1,970元/坪/月。楊慧明也提到,台北市商辦的趨勢是,等級越高,需求越高,連帶漲幅也越快,如果以商辦谷底的2015年來看,到本季為止,七年內頂級大樓漲了逾21%,而A級與B級大樓漲幅約11-12%。同樣的,以商圈來看,租金單價最高的信義商圈首季租金來到3,042元/坪/月,也是唯一一個高於北市整體平均的區域;而相對缺少新增供給激勵當地租金的兩個商圈-南京東路四/五段及西區,平均租金還稍低於2,000元/坪/月的水準。



高力國際也整理出未來3年內的市中心新增供給,包括2022年釋出的遠雄大巨蛋約1.1萬坪、2023年的6.2萬坪、以及2024年的3.8萬坪,合計逾11萬坪。因此,高力國際也預測2022年在辦公室新增供給仍相對有限的情況下,到2022年底空置率還會下探,甚至跌破3%,來到史上最低點,之後隨著2023、2024年新增供給大量釋出,空置率勢必逐步回升。



而針對2022年後續的租賃市場展望,高力國際研究部董事梁儀盈認為,在經濟韌性佳帶動需求穩定,輔以市中心新增供給仍緊縮下,房東對租金仍有上漲期待,預期年租金漲幅將維持在2%左右。值得提到的是,一場逾2年的新冠疫情確實加深企業對於科技產品及服務的重視,帶動科技業的人力及空間擴增需求,仍將成為租賃市場主要引擎。此外,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在遵循ESG的規範下,選址的時候將更重視辦公大樓的LEED與WELL的認證,此時房東或開發商如何透過升級既有大樓設備或預先在開發階段就導入建置好相關設備,都會是未來搶客勝出的關鍵之一。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第1頁838840最後頁
共8534筆/共854頁
聯絡資訊
公司圖片
地址:桃園市桃園區正光二街139號
電話:0910674898
0910674898客服電話
網站QR Code
http://www.桃園全區廠房買賣出租網.tw-Web-QR-Code
網站資訊
瀏覽人數:225,111
房仲登入:登入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幼獅廠房,幼獅廠房出售,幼獅廠房出租-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